清明節的作文900字初中5篇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初中篇一
清明節,讓人思念,讓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蘊含著許多先輩們的事跡,可是,他們卻入土為安,給人們留下來的卻全是思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你現在在思念著誰呢?
燕子飛到南方,可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可有再發青的時候??墒牵矣H愛的爺爺,您一去不復返。您在冰冷的墓地里已經長眠很久很久。孫女和您近有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會不讓您的孫女在思念中一天天的痛苦,一天天的悲傷,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的清明節會讓我想起,我和爺爺,姐姐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記得在清明節的時候,爺爺經常會陪我和姐姐一起去蕩秋千,而且爺爺經常會給我們講:"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后為避忌諱,才改之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爺的話使我和姐姐感到振奮,所以,從此以后我和姐姐便每天去培養精神。可是,現在沒有爺爺的清明節,看見那熟悉的景象,我和姐姐便思念起來,便心痛起來。有時,我真的想大聲的喊出來,有誰能告訴我,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么就再也回不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那很熟悉的小山坡,滿山長的都是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朵。是啊,那一棵棵的樹,讓我感到無比的親切。是的,小樹就是爺爺帶著我和姐姐去小山坡上栽的。因為爺爺說過:"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所以,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提著一棵棵小樹苗去栽。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畫面再次出現,一個小女孩和姐姐在前面抬著小樹苗歡快地跑著,那個緊隨其后的老人不正是自己親愛的爺爺嗎?
小女孩和姐姐聽著爺爺的嘮叨,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僅此而已??墒?,粗心的姐姐和小女孩卻不知道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是延長自己的生命在給小女孩和姐姐最后的快樂。
爺爺走,在思念和悲傷中,我一天天的長大。也如此明白,燕子能再回來,楊柳有發青的時候,可爺爺卻不再回來,陪我和姐姐度過的是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初中篇二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假。我回到了家鄉和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
早上的時候,母親和奶奶早早就起床了,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蔥、荷蘭豆、豬腸子、豆腐、豬肉、豬肚。母親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和父親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母親叮囑我們說:飯后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去掃墓。
母親、父親、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的時候,我們帶著汽水和啤酒,還有雞鴨、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帶著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發了。哥哥是負責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雖然很重但卻堅持扛到目的地,因為母親相信他的實力。相對來說,我拿的東西是很輕的,但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終于到達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臟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達墓地,后面的一群慢慢才跟上來了。
二伯一上來就二話不說,拿起鋤頭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后的野草和爛泥清理起來,清理干凈后,就叫父親到附近的泥地里,拿起鋤頭挖了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我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著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統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著。此后,奶奶把盛了兩碗干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后奶奶就拿出一麻袋的黃紙和冥錢,讓我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像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著,使冥錢都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了。紙錢搓好以后,表哥就把火點著了,點燃了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由于風勢很大,使得周圍的干草燃起來了,我們趕緊拿起樹枝撲打火焰,撲滅火焰后,又鋤了一條防火隔離帶。接著把還沒有燒完的紙錢再燒起來。這時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說:“糟糕,下雨了?!靶」煤湍赣H卻不慌張,她們異口同聲地說:“下錢羅,下錢羅,祖宗在保佑我們今年賺大錢了!”。幾位表哥們點燃了“浪漫禮花”,隨著“呼--啪啪啪”響了三聲,那禮炮就像離弓的箭一樣,在空中跳舞幾圈后爆炸了,顯得絢麗多彩。小雨此時也停了,天空又出現了太陽。
我們全體成員在鋪了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著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我們在默默祝愿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我們下一代興旺發達。
最后,我們打開了帶來的東西,午飯就在墓前吃,含義是邀請祖宗和我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頓飯很好吃,也覺得清明節掃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初中篇三
初次邂逅竹林,是在清明的一場大霧里。
曾祖父的墳墓在深山里,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長的山路。當天凌晨,大霧漫天,幾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選擇在這樣的時候出門是有道理的,因為在今天得去好幾個山頭祭拜先人。只記得,當天早上,父親挑著祭品走在后邊,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邊,如一只脫籠的小鳥。嘴里似乎還在哼著曲調吧,或許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我的胸前。我們經過田野,繞過小溪,爬上陡坡,又翻過幾個山頭,終于來到一條峽谷里。父親輕輕喊一聲:“別跑得太快,前邊是一片竹林。”我應一聲,卻一個勁地往峽谷里跑。父親在后邊搖搖頭,微微地笑。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歡竹子的。
近,近。山風中吹來一陣沙沙的輕響,在彎角處我終于看到竹林的身影。綠色般的潮水,從此在我的人生里扎根,再也無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葉子雀躍地隨風傾倒,發出寒戰的聲音,宛如一片綠色的急流,所有的葉子都朝著一個方向。那修長而青翠的葉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爭渡。我站在萬千的竹子當中,只覺得自己已被綠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聳云霄,一直長到峽谷的頂端,遮沒天空,嬉戲著白云。細小的竹子,剛剛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綠地,也在枝頭潑灑出一簇簇細小的舟子,加入這霧中的爭流。綠色的震撼鋪天蓋地,萬千的翡翠招搖在我的面前,我撫摸著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間繞來繞去,只覺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親放下肩頭的祭品,站在林間,也有點出神。
林間傳來清脆的鳥鳴聲,那是山雀吧,在綠色的枝頭上跳躍著,盡情地享受這天地的氣息。潺潺的聲響,那是從巖縫里滲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瑩。寒霧在竹子身上滲出一顆顆的水珠,有的順著竹節輕滑而下,留下溪流走過的痕跡;有的從葉尖晃幾晃,便頑皮地蕩開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墜而去。
后來,或許是第一縷刺破林間霧氣的陽光喚醒父親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遞給我。輕輕拍拍我的小腦袋,喚道:“走吧,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或許是年幼吧,也或許是不對先祖們感情不夠深沉。荒山中的孤冢總讓我感覺陰森,要是沒有父親在身旁的話,我敢擔保我會嚇哭的。那年的清明沒有留下太多關于祖先的記憶,卻永遠銘記那片竹林,那片綠色的,空靈的世界。也記得父親削給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里削成笛子的竹子,在父親唇邊吹響的竹子。那一縷悠揚而深邃的聲音,就這樣貫穿我的整個童年,也貫穿我的整個人生。
是的,后來我長大。讀到許多關于竹子的詩句,例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笔翘K軾的吧,又讀到“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笔峭蹙S的吧。讀很多很多,也見過許多人畫竹,如鄭板橋的畫,但卻總覺得失落。那片空靈的世界,沒有任何詩句,沒有任何畫筆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里是這樣的。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初中篇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到了清明時節,又到了紛紛細雨,又到了面對黃土荒丘或冰冷墓碑而黯然灑淚的時刻。一代代人都在問自己: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盡管我們每一個人從孩童時起就這樣問父母,也這樣問別人,直到長大后問自己,可誰也無法清醒地回答自己。因為避諱,也因為禁忌,還因為難以表述的窘迫心境。所以,佛教的禪宗就有了一個很著名的偈語:從你來的地方來,到你去的地方去。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如同提出這個問題一樣,不需要什么思考。當我們在清明細雨中緬懷逝去的親人或先祖,每一個人都明白自己仍然如同他們一樣,從虛無間由父母將自己帶到了這個人世,又從這個世界回到了一抔黃土中。而在這個世界走過一遭后,給這個永世永存的時空留下的最珍貴的東西,除了一段為時不會太長的名聲,讓親友和后輩存念懷想,再就是這“一抔黃土掩風流”的墳塋,讓同樣不會延續太久時間的后人們來祭奠。
但是,就是這種總會被淡忘的祭奠,卻以不出三代的親情懷念和環環相扣的鏈接方式,在血緣親情的懷念與哀思中,讓中華民族子孫的血親世代相傳,并產生了巨大的認祖歸宗的情感凝聚力——這就是中華血統與炎黃子孫的后裔,這就是百家姓賦予每個姓氏的族群意識或家譜情緣。而這種認祖歸宗的親情意識和情緣,在清明時節便得到最極致的張揚與宣泄。
清明節,它是一個屬于中華民族祭奠逝去親人的日子,屬于懷想先輩恩德與功績的節日。當飄飄灑灑的細雨淋濕了原野青草,灑落在冰涼無言的墓碑,潤澤著祖先的黃土墳塋之時,這片在平時并不會進入我們的生活視野,并不會左右我們的苦樂情感的清寂之地,頓時就被淅瀝淅瀝的如絲細雨牽進了我們的生活,綿延在我們哀惋悱惻的心靈,并且讓我們再一次回想逝去的親人或先祖,重新警醒一回自己別忘記了不該忘記的,也別太在意了那些不應該太在意的。清清醒醒地活好自己的每一天,感受幸福在人間的愉悅,也珍惜生命對于塵世的依戀。
佇立在清明細雨中,沉思在逝去親人的墳塋前,讓純潔得只剩下親情與生命意識的哀思伴隨清淚,淡淡地和著雨珠輕輕流淌。也許,它能清洗沉積太久的紅塵世俗的紛雜無奈,給自己一份清新和明白,給遠去的親人或先祖一份醒悟清朗的告慰。相信自己能活出清清爽爽的生活,擁有自己清清白白的人生。那么,我們民族的清明節就在面對親人在天之靈的懺悔中,真正成為了人生的清醒站了!
清明雨在飄灑,人生思緒在輕揚。對冥冥之中的祖先或親人的景仰與懷念,重溫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天問,也許我們能再次從心靈深處感受一種人生的超越,體會一份血緣親情的真純,在祖先血脈依存的凝聚力與感染力中,夢尋一段嬌花照水、楊柳臨風的美好境界……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初中篇五
去年清明節,我收到了一份讓我倍感意外的禮物:兩名女生下課時跑上講臺,送給我兩朵紙質的小白花,祝我節日快樂。那一瞬間,我本能地感到尷尬和不悅,這是在咒老師嗎?多不吉利!
冷靜下來之后,我陷入了思考,孩子們還小,她們以為過節就該送禮物,卻并不清楚清明節的含義。作為語文教師,我有責任對學生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今年清明節,我變被動為主動,給學生一個豐富多彩的節日,送學生一份特殊的清明禮物。
首先,我上網查找資料,了解清明節的由來,知曉清明節的風俗。我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制作成圖文并茂的ppt。當清明節專題學習的ppt文稿呈現在班班通大屏幕上時,學生們眼前一亮: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清明節常見的風俗習慣有踏青、植樹、放風箏、掃墓&&原來清明節是這樣的一個節日,還有這么多的風俗習慣呀!學生們眼里閃出驚喜和興奮。
專題學習只是第一步,我為學生們設計的豐富多彩的周末活動也正緊鑼密鼓地展開。連續兩周的周末,學生們和家長一道外出郊游踏青、植樹、放風箏,并撰寫活動日記。在我的建議下,三月的最后一個周末,家長們紛紛帶著孩子給逝去的親人們上墳。
學生郊游踏青,我也沒閑著。在周末,我探訪了茶花園,游歷了空山洞,閑走了文峰公園,攀爬了水庫大壩&&我要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提高辨識能力,以便更好地捕捉學生活動日記中的真善美,迅速發現學生習作的缺憾和不足。
為了讓孩子們對清明節有更直觀的認識,我開始著手準備兩個活動烈士公園掃墓和公園踏青游玩。為了讓活動開展得更有意義,我還專門制定了活動方案,擬定了掃墓議程、挑選了掃墓學生代表,推出了小主持人,準備了鮮花。
烈士公園祭掃活動在清明節前一天如期舉行。學生穿著整齊的校服,舉著鮮紅的隊旗,拿著自備的小白花,來到烈士公園。在紀念碑前,孩子們默哀、宣誓、敬獻小白花,神情是那樣莊嚴、靜穆、認真。我舉起照相機,記錄下一個個精彩的瞬間。
祭掃結束,我便帶著學生去公園踏青游玩。到公園后,孩子們像快樂的小鳥飛散開來。他們在沙坑里跳躍,在石象上攀爬,在飛機下簇擁,在神秘洞穿梭,在淺水溝里嬉戲,爭相在老師鏡頭前擺拍,忙得我不亦樂乎。
清明小長假第一天,不少學生迫不及待地將祭掃踏青活動的習作以郵件的方式發給了我。我再次徜徉在孩子們的歡樂和喜悅中,徐行在孩子們的成長和教育中。清明小長假三天,我一刻也沒閑著,選習作、忙修改、作點評、編目錄、制封面、洗相片、電子排版、紙質打印。一切都在忙碌而有序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