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臘八節作文600字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臘八節作文600字篇一
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家家戶戶都要制作。傳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谷物。光看著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了大鍋,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谷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著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著,我現在終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燃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著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
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里面的水幾乎消失殆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仿佛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
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仿佛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里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
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是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臘八節作文600字篇二
“好香啊?!鞭r歷臘八的早上,一起來,我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來到飯桌前。這時,一碗粥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正準備拿起筷子好好品嘗一番,媽媽突然走過來笑笑說:“小饞貓,你知道這是什么粥嗎?”
我搖了搖頭。
“這個是臘八粥,每年農歷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眿寢屨f著,拿起勺子了一點粥,吃了下去?!罢f起臘八粥的來歷,那就悠久了。你想不想聽?”
我開心的笑了:“肯定啦,了解一下也好嘛。”
媽媽念念有詞的講解著臘八粥的來歷:“好了,我開始講了: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饑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于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搜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后,很快蘇醒過來,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于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后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里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后,再分給窮人食用。后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D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從此,每年農歷臘八,人們都要吃臘八粥了?!?/p>
我用湯勺輕輕地在碗里的四周劃了幾下。然后,舀一勺放進嘴里,粥熬得爛爛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里還留有余香。喝下了這碗臘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來。
臘八節作文600字篇三
20xx年 xx月 xx日 周x 晴
今天是臘八節,被寒假快樂沖昏頭腦的我早把這個小節日忘記了。
“吃飯了!”爸爸便急忙喊道。的確有些餓,想到馬上就能吃到媽媽燒的香噴噴的紅燒肉和拿手的糖醋魚,我趕緊去洗了手。
“什么?今天喝粥?”我望著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滿地嚷道。抬眼看看平時一樣討厭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齊“反抗”,沒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著。再看看媽媽、爺爺,他們也都吃得樂呵呵的。這是怎么啦?爺爺看我在發愣,便放下碗,饒有意味地吟誦道:“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婷婷,粥是寶啊,不可浪費!”我還沒回過神兒,媽媽義開口了:“早(棗)下力(栗)氣,來年豐收。婷婷,這粥有營養,吃吧!吃了臘八棗,背起書包往家跑。婷婷,快放假了吧?別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這粥還有什么深意!我剛捧起碗,爸爸一陣狼吞虎咽,一碗粥已吃完了。他放下碗,大聲喊道:“過了臘八,不怕啦!”看著奇怪的大人們,我也學著他們的樣子,“大吃大喝”了起來。真是奇怪,一陣猛喝之后,原本冰涼的手變得暖和起來了。
邊吃邊聽他們聊著,我才慢慢明白過來:原來今天是十二月初八,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饑餓勞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后來大徹大悟,得道成佛。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摻在白米中的五谷雜糧總計不下20種,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故又稱“福壽粥”。
原來,這看似普通的一碗粥有這么深刻的意義,于是我趕快請媽媽傳授做“福壽粥”的方法。媽媽告訴我,先準備好要用的材料:必不可少的是粥米,豆、棗三樣,其他可根據自家人口味配比,如核桃、粟子,玉米、葡萄干等。玉米要提前泡3—4小時,其他材料可混合洗凈,再將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鍋內,加足量水,燒開小火熬成粥即可。喜歡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用紫砂煲,三小時就能喝上粥了……
在我們這里,臘八粥熬好后,先要敬神祭祖,再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臘八節喝臘八粥真有趣。這象征著多福多壽的臘八粥,大家可別忘了十二月初八喝一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