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好句要短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著作,該書語言精煉、故事感人、寓意深刻,是成功學和自我成長領域必讀的書籍之一。該書最打動人心的不是語言文字上的精美,而是作者通過描述自身感人的經歷,向世人傳達人們應該珍惜當下、用心生活的偉大觀念!
海倫·凱勒的一生充滿坎坷荊棘,在18個月大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走了她的視覺與聽覺,但最終她以堅強的毅力與勇氣戰勝了人生中各種挫折與困難,不僅沒有抱怨生活,反而感恩上帝賜予她寶貴生命,經過努力成為了一名偉大的作家。她的經歷與作品為人類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時刻激勵著那些身體健全、沒有任何病魔的正常人應該珍惜時間、集中注意力、珍惜當下、享受上帝賜予的美好生活。
該書中海倫·凱勒講述了自己變為殘疾人(啞、聾、盲)后的生活,在受到命運的玩弄、別人的嘲笑之后,一般人通常是選擇消極自卑,讓世人來可憐,但是她勇敢挑戰命運之神,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殘疾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不畏艱難險阻去讀書、學習、感受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最終走進廣大學子都夢寐以求的大學(哈佛大學)。這件事在常人來看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件或是一個“偶然”事件,但是海倫·凱勒做到了,在她的人生中一切皆有可能,也證明了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能用心做事、用心生活、用心感受,就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事物。通過閱讀本書,有兩個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請珍惜當下。正如文章中所說的“人世間的悲哀便在于此,自己擁有的東西不去珍惜,對于得不到的卻又極度渴望”,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良好的視力與聽力,但是很多人認為這都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上天給每一個人的都是一樣的。所以,他們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對身邊發生的事情毫不在乎,根本不知道自己看見什么、聽見什么、感受到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存在意義,根本察覺不到自己對生活的冷漠與無情。與海倫·凱勒相比,我們根本沒有資格說“做不到”、“我沒有能力”、“我不行”之類的話語,因為我們擁有視力,可以通過閱讀與感受來增長見識;我們擁有良好的聽力,可以通過別人的教導來吸收師長們的教導;我們也好好說話,可以通過與高人溝通相互傳達思想。所以如果你看到了這片文章,或是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請您好好珍惜當下擁有的東西,用心感受大自然的萬物成長。
二是請用心生活。當代社會充滿各種誘惑,大多數人內心浮躁、急功近利,很少人做到用心生活。尤其是90后的這一群人,手機已經成為他們必不可少的寶藏,手機一方面給人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例如分散人的注意力、浪費時間等。對于又盲又聾又啞的海倫·凱勒來說,一步手機對她毫無意義,但是她充分利用自己的其它器官,將它們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例如她會用心去感受所遇到到的每一件事、用手去感受葉子是什么形狀、用鼻子去感受各種味道,這些都使她得到成長與進步。面對海倫·凱勒我們深感慚愧,唯有用心生活、對自己負責。方能體會人生的美好。
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殘疾人能用心生活、挑戰各種困難,最終考進哈佛大學,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那么對于體格健壯、身體毫無缺陷的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定義一下人生的意義、珍惜當下、用心生活呢?
你看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嗎
看過,一個女孩勇敢面對沒有顏色的風景,她很厲害,不是因為寫了多少書亦或者是面對殘疾時態度,因為這些都已經被人所認可是厲害的。她真正厲害的是,她在一個沒有光明的世界里為自己的眼前帶來光明,每一日勇敢的活著,享受觸碰的一切,水的溫柔,陽光的溫暖,泰迪熊的柔軟。她筆下的文字除了會鼓勵身患殘疾的人,還會讓四肢健全的人為之敬佩,還會讓人們起了感悟的心。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對于她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愿望,對看得見世界的人來說卻是平常。她,海倫·凱勒,眼睛雖然看不見,但是她用心看了這個世界。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謝謝)
假如給你三天光明,你會用來干什么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位美國女盲聾人用親身經力寫的一部散文名著,從開始有著健全的身體到突然變成盲聾人,從恐懼到絕望到最后的努力成功,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
假如給你三天光明,你最希望的事是做什么
我本來就是健全的,可不可以理解為假如我只剩下三天光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用一篇文章娓娓傾訴了一個從未見過這個世界的人對這個世界美好的,生機勃勃的想象。
而我已經見過了這個世界,見過了很多美好與不美好的東西。見過鄉村夏夜璀璨的星空,見過田野里的螞蚱彈跳前彎曲而有力的后腿,見過暴雨時雨滴砸向積水濺起的晶瑩的水花;也見過萬里無云時客機在天空留下的白色航跡,像小船劃過湖面的水波一樣慢慢擴散開來,還有那馬路上的車流,都市的霓虹,照亮夜晚的LED燈,舞臺上喧囂的人群...…我馬上就要跟這一切這一切說再見了,它們都將變成無邊無際的黑暗,伴隨我到生命的盡頭。在失明前最后的三天里,我能選擇留下的只有我最珍惜最在意的東西。三天時間太短了,這樣的選擇太殘酷了。
第一天,我會時時陪伴在父母左右,像孩童時纏著父親描述老虎的尾巴有多長一樣。只不過那時我還不及父親的胯骨高,而現在一個一米八的大男人時時尾隨在忙前忙后的父母身后,這情景想來令人忍俊不禁。不過我不會在意,就像我不會在意母親疑惑探尋的眼神和父親因為生氣無奈而嘴角抖動,同時帶動幾根胡須上下搖擺。我會目不轉睛地觀察他們,把他們因為歲月刻蝕而蒼老慈愛的面孔,他們眼角的皺紋和些許銀發,他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深深烙刻進我的腦海深處。這些畫面能讓我在失明后倍感快樂溫馨,理應放在記憶中最安全的地方,任憑時光流轉也永不褪色。
第二天,我不能再纏著父母了,我應該走出家門,走進我家院子附近的棗樹林。年少時我們常常會三五成群在這個樹林里捉螞蚱,用一根狗尾巴草把捉來的螞蚱串成一串帶回家喂貓。把半熟的大棗摘下來揣進卷起的背心,直到揣個滿懷。現在我不能再這樣做了,我應該慢慢蹲下身,不能驚擾到草叢中的鳴蟲,用我尚且敏銳的目光去捕捉善用偽裝的蚱蜢,觀察它蓄力待發強勁有力的大腿,還有它充滿警惕輕輕搖動的觸須。陽光透過橢圓形棗樹葉的縫隙,變成一個個明亮的圓斑映在草地上,點綴著我美麗的童年和生機勃勃的大自然。
第三天,我走進城市,去重新感受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鱗次櫛比的高樓,四通八達的馬路,看司機熟練地操縱著形形色色的汽車在復雜的馬路上往來穿梭,看頭戴黃帽的小學生邁著輕盈的步伐排成一隊穿過白色的斑馬線。我要面對的是失明而不是死亡,以后我還要在這個復雜的社會繼續生活下去,我應該去記住這個社會在我視網膜上的樣子,哪怕只是九牛一毛。
三天結束了,我想我會心有不甘,會后悔很多地方還沒看,很多的朋友還沒有一一道別。但如果命運真的讓我只有三天光明,我還會是這樣的選擇。
假如你還剩三天光明,你會選擇怎樣的生活
如果我的光明只剩三天,我一定會好好看清這個世界,記住這個世界的一處,畢竟三天前的我全部都是這雙眼睛給予的. 想到以后不會再擁有它們,我還是會仔細看清這個世界,繼續珍惜它們即將擁有的三天,看看身邊的事物,看看身邊的人,記住它們一切的一切. 我還是會停留在自己的以后,不會抱怨,不會消極,為即將到過的不幸做好精神和物質的準備,用它們先體驗一下末來的生活,樹力一個小信心…。因為自己曾經擁有過這個世界,已經足夠了.未來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