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雌黃的成語故事
口中雌黃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wǎng),古典文學網(wǎng)提供成語口中雌黃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口中雌黃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口中雌黃 成語發(fā)音: kǒu zhōng cí huáng 成語解釋: 雌黃:即雞冠石,過去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沫后重寫。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shù)脑挕1扔餮哉撉昂竺埽瑳]有一定見解。 成語出處: 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比喻言論前后矛盾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言而無信  出爾反爾  查看更多口中雌黃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 議論反復曰口中雌黃。(宋 胡繼宗《書言故事 事物譬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