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相呴的成語故事
相濡相呴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wǎng),古典文學網(wǎng)提供成語相濡相呴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相濡相呴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相濡相呴 成語發(fā)音: xiāng rú xiāng xǔ 成語解釋: 濡:濕潤;呴:吐口水。互相吐口水,濕潤對方。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成語出處: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成語繁體: 相濡相相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互相幫助 成語結構: 聯(lián)合式成語 產(chǎn)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相呴相濡  相濡以沫  查看更多相濡相呴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 金·元好問《女兒山避兵送李長源歸關中》詩:“相濡相呴尚可活,轢釜何曾厭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