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收銀員”到大滿貫,徐夢桃終奪冠!她的故事,讓普通人淚目
2月14日,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賽
中國選手徐夢桃摘得金牌。
情人節當天,徐夢桃和自己的夢想甜蜜相擁。
16年的“收銀員”生涯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鮮為人知的運動項目領域。
徐夢桃一堅持,就堅持了20年。
站上最高領獎臺的她,泣不成聲。
這枚金牌,徐夢桃整整等了16年。
在它到來之前
徐夢桃職業生涯最好的成績是2023年索契冬奧會的亞軍。
獲得27個世界杯冠軍的她,遺憾藏在對奧運會的期待里。
對于冰強雪弱的中國隊來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為數不多的雪上優勢項目。
和男隊不同的是,女子隊在十幾年里,拿到的都是銀牌、銅牌。
甚至有人開玩笑稱她們的隊伍就是“收銀員”。
徐夢桃的這枚金牌,意義非凡。
這是她創造歷史的見證,也是她個人大滿貫的實現。
這是中國隊在本屆冬奧會上獲得的第五枚金牌。
更是中國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歷史上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
1990年出生的徐夢桃,如今已經32歲。
是中國運動員中的一名“老將”,參加過四屆冬奧會,歷經14個賽季和70站世界杯。
16年的青春,全部奉獻給了賽場。
作為一名追夢者,徐夢桃終于在家門口圓夢。
這名滿身傷痕的老將,值得我們致敬!
熱愛可抵傷痛和恐懼
對32歲老將的致敬,不只是為光彩榮耀的冠軍時刻,更是為灰暗孤獨的痛苦時分。
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徐夢桃經歷了四次膝部手術,一雙膝蓋布滿疤痕。
2008年的全國錦標賽,她在著陸時右膝前交叉韌帶斷裂。
根據經驗,有過這個傷病的運動員,基本都告別了賽場。
這個時期,正是徐夢桃職業生涯的上升時刻,她沒有選擇放棄。
腿上布滿鋼釘的她,在2023年平昌冬奧會上,再次摔倒。
徐夢桃又一次接受了膝部手術,取出了里面的鋼釘。
也是這個階段,她切除了左腿內側70%的半月板。
半月板作為人體的緩沖帶,能夠在跳躍之中為腿部減緩壓力。
對于一名運動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徐夢桃依舊沒有選擇退場。
平常的訓練中,她從不會表現出倚老賣老的“老將”心態。
考核的時候,身為老將的她,體能成績在整個女子空中技巧隊成年組排第一。
年齡在運動員身上的“詛咒”,被徐夢桃打破了。
這個破冰的風險,要建立多大的勇氣,只有徐夢桃自己知道。
和夏季運動相比,冰雪運動更具有高風險性。
許多冰雪運動項目,都被列為極限運動。
徐夢桃奪金的自由式滑雪,雖然看著很高級炫酷
但它在所有的體育比賽中,屬于“高危、高難度、高技能”項目。
今年1月19日,曾參演《少年漢尼拔》的法國男演員加斯帕德·尤利爾,就因滑雪時發生意外事故去世,享年37歲。
雪道盡頭是骨科,絕非戲言。
滑雪動作看起來簡單,但它的速度絕非普通人可以承擔得起的。
本次冬奧會中,瑞士選手費烏茲,以時速 139.71 公里拿下高山滑雪項目的首枚金牌。
如果給專業選手的速度打五折,最后也有 70 公里/小時。
要知道很多城市的道路限速都還不到這個速度!
氣溫、風速、雪質都是運動員制勝的不穩定因素。
可以說擁有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可能獲得好成績。
冰雪運動,是另一個維度的挑戰。
因此,冰雪運動員相較于其他運動員,承擔的風險更高。
除了挑戰人類身體的極限,還要面對大自然未知的恐懼。
極限運動員的職業生涯里,都是在生命和恐懼中尋找平衡。
他們要從九層樓高的地方往下跳,在不可預知的風險中,獲得滿足。
這正是極限運動真正令人上癮的魅力。
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就在《紐約時報》發文稱:
作為一名自由式滑雪運動員,
我一直在追尋著的是一種紛亂的、充滿恐懼的愛。
事實上,這種恐懼的愛,不止存在于谷愛凌,也存在于蘇翊鳴,更是32歲的徐夢桃,一直堅守的理由。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也抵傷痛和恐懼。
不奪冠就退役!
因為熱愛,所以戰勝恐懼,從而身披國旗,站上最高領獎臺。
徐夢桃的奪冠路,可以用寥寥詞匯概括,但她的金牌夢,是任何華麗辭藻都無法描述的珍貴。
四屆冬奧元老,至此再無遺憾。
這個遺憾消散前,徐夢桃的苦悶在平昌冬奧會達到了頂峰。
在平昌冬奧會決賽前,夢桃曾發微博表示:不奪冠就退役!
但在決賽時,因為天氣原因,徐夢桃摔倒,整個身體在雪地上翻滾。
她的第三次冬奧會,再度與金牌擦肩而過。
之后一段時間里,她開始了自我懷疑。
最后因為對滑雪運動的熱愛,和對冬奧會金牌的執著。
徐夢桃選擇將微博設為半年可見,那條退役宣言也被封存。
她不甘心,再次回到了賽場。
可以說,徐夢桃的運動生涯,就是在不斷克服傷病,和身體年齡作抗爭。
16年遺憾的故事里,雖然無法看到勝利滋生的價值和美感。
但在人的價值圈里,我們看到了徐夢桃作為運動員,不止于勝敗的完整敘事。
無論是曾經的劉翔,還是正面臨年齡大關的武大靖,亦或是東京奧運會留下遺憾的劉詩雯
都顯示出平凡人類,在一條不斷克服人類極限的路上,追求更高化境的人性力量。
對于高高在上,充滿光芒的冠軍,我們習慣將他們“神化”。
所以看不到或者選擇性忽略他們背后的無力和傷痛。
這正是造成2008年劉翔親吻欄桿,被曲解為“劉翔虛偽”的原因。
幸好觀眾吸取了教訓。
所以才有范可新親吻冰面后的感動,才有武大靖無緣冠軍后的溫情鼓勵。
更有對徐夢桃16年蟄伏后的夢想實現,涌出的感動和心安。
徐夢桃既不同于谷愛凌,也有別于全紅嬋。
這是一個真正的勵志故事,她讓普通人不放棄最后的希望。
她的奮斗,讓普通人看到堅持的價值。
英雄展示出失敗和無力后,迸發出強烈的激情,最終取得成功。
這種充滿人文光芒的現實故事,值得每一個普通人注目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