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 | 講了100萬次孩子還喜歡聽的故事,有娃的家庭必備!
孩子天生就會聽故事,也愛聽故事,而父母也天生會講故事,哪怕之前他們完全不會講,但當孩子來臨時,他們自然而然就會了。
小莉當初做這個公號,一開始也是因為小拍喜歡聽故事,經常要我講故事,后來,想著與更多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各種好聽的故事,就有了這個公號。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小莉逐漸發現,除了那些文學作家寫出來的故事,孩子還很喜歡聽上一輩口述流傳下來的故事。
這些故事記載著世世代代人們的生活印記,但流傳了多久,出自哪里,很多人或許都不清楚,但神奇的是,它竟然可以像生命一樣,一代代傳承下來,并不斷豐盈。
我想,或許這是孩子與故事之間存在著一種神秘的力量,也或許是在提醒我們,哪怕時代巨變,也要記得回望來處。
今天推薦的這套《講了100萬次的故事》,里面的故事也是經過千百年甚至更久,流傳下來的,非常適合父母講給孩子聽。
這套書是歷時4年多精心打造出來的世界故事集,收錄了來自全世界8個地區、20多個國家,1000多個代代相傳的故事。
其中包含北歐卷121篇,德意志卷94篇,俄羅斯卷103篇,法國卷95篇,芬蘭卷63篇,非洲卷195篇,印第安卷133篇,挪威卷117篇,總共近一千篇故事。
近400萬字的體量,是目前市面上最完整的傳統民間童話故事原典。
里面的故事完全源于口頭傳統,也就是說,它們都是講出來的故事,而不是被哪個作家寫出來的。書里面的這些故事,有一些已經傳承了千百年,甚至更久,說它們是“講了100萬次的故事”一點也不夸張。
整套書共12本,根據地區劃分:
非洲2本
北歐2本
法國2本
挪威2本
芬蘭1本
德意志1本
印第安1本
俄羅斯1本
故事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神話、民間傳說、寓言、童話等題材,讓孩子感受到人類精神世界中多元的文化,加深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和探索。
書中收錄了的文本,很多都堪稱經典。
比如挪威卷的原本是阿斯比約恩森的《挪威童話》,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從挪威語翻譯,接近完整的譯本。
俄羅斯卷的原本是阿法納西耶夫的《俄羅斯童話》,這是俄羅斯文學名著,包括托爾斯泰在內的大量俄羅斯作家,都曾經受到這本童話集的影響。
非洲卷,不但編譯了大量文獻,編譯者董天琦先生還在剛果記錄下來五十多個口傳故事,這可是第一手的活生生的故事。
這套書的編輯為了盡可能保留了原典的完整性和多樣性,書中的故事,不全是“王子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還保留了一些比較暗黑的故事,比如農民毆打老婆、國王殺死王后迎娶更漂亮的女子等。
初衷是讓孩子在各種各樣的故事中,能更加辯證、立體、理性地認知這個世界。
除了文本經典,故事題材豐富,這套書背后的編者隊伍也十分強大。
書中的1000多個故事,是幾代癡迷故事的資深學者,努力多年的結果。
挪威故事的譯者喬步法先生,是前挪威駐滬總領事館首席翻譯,曾被挪威國王任命為挪威皇家銜位一級騎士。
喬步法先生
非洲卷和法國卷的編譯者董天琦,十足的故事迷,80年代公派到非洲去的學者,非洲卷里面有幾十個故事,是他在非洲工作時,從當地人當中采錄下來的,都是活生生的故事。
董天琦
德意志故事和北歐故事的編譯者曹乃云,是德語翻譯名家,多年來對故事,史詩,歌謠,孜孜以求,譯作等身。
曹乃云
印第安故事,編譯者是劉錫誠馬昌儀夫婦,劉先生是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巨擘,馬先生是山海經研究大家,《古本山海經圖說》的作者。
劉錫誠馬昌儀夫婦
正因為有了這些前輩大咖的努力,我們今天才得以看到這些流傳了幾千年的故事。
此外,這套書的插圖也值得一提,全部采用木刻作品,是北京市朝陽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和平街本部版畫社團的孩子們,用一個學期,才完成的,天真的木刻作品,配上同樣天真的故事,滋養著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封面設計也極具創意,封面上的石頭,似乎從遠古走來,滿身斑駁,但故事里的句子,在石頭之間,卻又閃閃發亮。
最后來說說這套書,正確的使用方式是什么?那就是由家長講給孩子聽,記得是講,而不是照著讀哦。
講故事是需要聲音,表情,體態語言,是需要講述者的投入的,當一個故事開始講述的,故事,講故事的人,聽故事的人,就建構了一個奇妙的關系。
真希望這套《講了100萬次的故事》,能滋養孩子們的成長,讓父母和孩子收獲一段美好的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