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丨5本好書帶你走進神話和民間故事的世界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書單丨5本好書帶你走進神話和民間故事的世界

            專業文史哲

            不管到了什么年紀,總是無法拒絕神話的魔力。

            翻開神話故事,便進入深邃奇幻的天地。它們是人類最為原始和粗獷的文學作品,亦是世界文明的起源。

            如果說中國神話凝結著我們老祖宗的智慧與想象,那么外國神話則是外國祖先哲思的集合。

            今天的書單,就與中外神話故事有關,希望您喜歡。

            01

            《中國神話與民族精神》

            ?劉錫誠先生關于中國神話研究的精華匯編

            ?當前我國關于中國神話研究領域

            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點擊書影,即可購書

            劉錫誠 著

            ISBN:978-7-100-19724-3

            開本:16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3年8月

            定價:128.00元

            向上滑動閱覽

            本書目錄

            上 編

            003 論原始詩歌與神話

            042 原始神話及其類型

            092 禹啟出生神話及其他

            104 山海經神話研究的拓展

            ——讀馬昌儀《全像山海經圖比較》

            108 陸沉傳說試論

            127 陸沉傳說再探

            142 葫蘆與人類起源神話

            158 神話昆侖與西王母原相

            172 伏羲神話的現代流變

            ——《淮陽神話傳說故事》序

            176 九尾狐的文化內涵

            181 “東南亞文化區”與同胞配偶型洪水神話

            188 神話與象征——以哈尼族為例

            202 東巴神話的象征思維

            ——白庚勝《東巴神話象征之比較研究》序

            下 編

            209 20世紀中國神話學概觀

            220 民俗學神話學:過去、現在和未來

            ——2006年10月26日在中央民族大學的講座

            270 神話學百年與中華民族精神

            320 神話研究的現狀與展望

            ——1987年10月23日在中國神話學會首屆學術研討會閉幕會上的總結發言

            326 中國現代神話學的先驅

            ——紀念蔣觀云逝世90周年

            332 梁啟超是第一個使用“神話”一詞的人

            337 顧頡剛與“古史辨”神話學

            ——紀念《古史辨》出版80周年

            369 茅盾與中國神話學

            390 聞一多的民歌與神話研究

            404 吳澤霖的洪水神話觀

            ——貴陽大夏大學的苗族神話研究

            413 神話學的新視野

            ——讀王孝廉《嶺云關雪——民族神話學論集》

            417 陶陽:創世神話研究的始創者

            423 拉法格的民歌與神話理論

            440 普列漢諾夫的神話觀初探

            454 在中西文化比較視野下看神話資源轉化的中國實踐

            附 錄

            459 中國神話學百年文論要目

            內容簡介

            劉錫誠先生是中國知名的民間文學研究者,曾長期主持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的整理工作。本書是劉錫誠先生關于中國神話研究的精華匯編,收集了作者50多年來研究中國神話的相關論文30多篇,內容涉及中國神話起源、特點和形式等方面,并從學術史角度回顧了20世紀以來中國神話研究的歷程,升華概括了中國神話對中華民族民族精神形成的貢獻和意義。在附錄中,作者系統梳理了百年來中國神話研究研究成果,編制了中國神話學百年研究要目,為該學科今后研究的深入,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本書是當前我國關于中國神話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劉錫誠(1935.2—),山東昌樂人。195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先后供職于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新華社、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曾任《人民文學》編輯部評論組長、《文藝報》編輯部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及分黨組書記、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研究員,《民間文學》《民間文學論壇》《評論選刊》《中國熱點文學》主編。1997年退休。

            02

            《中國民間故事史》

            ?作為系統研究中國民間故事的第一本著作

            點擊書影,即可購書

            劉守華 著

            ISBN:978-7-100-14001-0

            開本:16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3年11月

            定價:228.00元

            向上滑動閱覽

            本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先秦兩漢民間故事

            第一節 古代民間故事的萌芽

            第二節 先秦諸子寓言中的民間故事

            第三節《風俗通義》所載漢代民間故事

            第四節《列女傳》中的“堯舜禪讓”及其演變

            第五節《淮南子》中的“地陷為湖”及其演變

            第六節 小結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民間故事

            第一節《列異傳》

            第二節《搜神記》

            第三節《搜神后記》

            第四節《幽明錄》

            第五節《異苑》

            第六節 其他志人、志怪小說集中的民間故事

            第七節《搜神后記》中的《白水素女》及其演變

            第八節《搜神后記》中的《蛟子》和龍母型故事

            第九節 小結

            第三章 隋唐民間故事(上)

            第一節 戴孚的《廣異記》

            第二節《酉陽雜俎》

            第三節 句道興本《搜神記》

            第四節《啟顏錄》

            第五節 其他志怪、傳奇集中的民間故事

            第六節 變文中的《劉家太子傳》及其他

            第四章 隋唐民間故事(下)

            第一節《葉限》和灰姑娘型故事

            第二節《魯般作木鳶》和木鳥型故事

            第三節《田章》和天鵝處女型故事

            第四節《望夫岡》和云中落繡鞋型故事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宋元民間故事(上)

            第一節《夷堅志》

            第二節《青瑣高議》

            第三節《稽神錄》及其他

            第四節《湖海新聞夷堅續志》

            第五節《艾子雜說》和《事林廣記》

            第六章 宋元民間故事(下)

            第一節“蛇妻”與《白蛇傳》

            第二節《符離王氏蠶》與神蠶故事

            第三節《費孝先》與《斗谷三升米》

            第四節《卜起傳》與子報父仇故事

            第五節 宋元話本與民間故事

            第六節 小結

            第七章 明清民間故事(上)

            第一節《耳談》

            第二節《聊齋志異》

            第三節《子不語》

            第四節《咫聞錄》

            第五節《都公譚纂》、《夜譚隨錄》及其他

            第六節《笑府》、《笑得好》及其他

            第八章 明清民間故事(下)

            第一節《轆角莊》和天婚故事

            第二節《寶應獺妖》和老獺稚故事

            第三節 虎故事種種

            第四節 “寶卷”、“善書”和民間故事

            第五節小結

            第九章 佛教傳播與中國民間故事

            第一節《經律異相》

            第二節《大唐西域記》

            第三節 藏傳佛教和《尸語故事》

            第四節《佛本生經》和阿鑾故事

            第五節 “端正王判案”在中國的流變

            第六節 “商人贖龍女”與中國的“龍女報恩”

            第七節 小結

            第十章 道教信仰與中國民間故事

            第一節《神仙傳》種種

            第二節 八仙故事的魅力

            第三節 “許真君斬蛟”的源流

            第四節 “仙鄉奇遇”的構成與演變

            第五節 小結

            第十一章 20世紀的中國民間故事(上)

            第一節 從征集歌謠到采錄故事

            第二節 民間傳說故事研究的開端

            第三節 發掘利用民間文藝的新熱潮

            第四節 民間文學事業的勃興

            第五節 五六十年代的民間故事采錄

            第六節 五六十年代的民間故事研究

            第十二章 20世紀的中國民間故事(下)

            第一節 新時期的開始與民間文學事業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第二節 新故事與《故事會》

            第三節 故事家和故事村的新發現

            第四節《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的編纂

            第五節 小結

            附錄一 民間文化學研究的新成果——評《中國民間故事史》(劉錫誠)

            附錄二 評劉守華著《中國民間故事史》(譚達先)

            附錄三《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的特色與價值(劉守華)

            主要參考引用書目

            引錄故事篇目索引

            初版后記

            再版瑣記

            內容簡介

            學界泰斗鐘敬文先生認定本書“作為系統研究中國民間故事的第一本著作,具有重要的開創意義”。《中國文學專史書目提要》評價其為“一部資料性與學術性并重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全書規模宏大,苦心經營8載完成,是作者從事故事學研究40多年的心血結晶。全書除緒論外,設12章(每章57節),分別論述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及20世紀中國民間故事,以及佛教、道教文化與中國民間故事的交融。從材料的發掘、體系建構到文本論析,都具有原創性與開拓性,且內容宏富,資料翔實,出版后深受國內外學者好評,大陸及臺灣各高校紛紛選用此書作研究生教材。

            作者簡介

            劉守華,現任華中師范大學民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故事學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鑒》主編、亞洲民間敘事文學學會理事、湖北省道教學術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03

            《道境與詩藝——

            中國早期神話意象演變研究》

            ?尋找中國神話意象演變之道

            點擊書影,即可購書

            王懷義 著

            ISBN:978-7-100-15958-6

            開本:16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3年4月

            定價:65.00元

            向上滑動閱覽

            本書目錄

            目 錄

            緒 論......... 1

            第一章 中國早期神話的意象性呈現...... 15

            第一節 意象性:中國早期神話的藝術特征....... 16

            第二節 事象與意象:早期神話的呈現方式..... 26

            第三節 形式與意義:神話意象演變的思維基礎.... 38

            第四節 天人關系:神話意象演變的思想基礎.... 48

            第五節 本體價值:神話圖像與神話意象..... 58

            第二章 神話意象向自然美的生成... 69

            第一節 作為神話研究的“自然”概念...... 70

            第二節 神話意象:自然及自然物..... 75

            第三節 神話意象:人的自然性及其經驗..... 85

            第四節 生命化與人格化:自然與人的互動...... 92

            第五節 抽象性存在:太一神及其超自然性.... 98

            第六節 自然與人文:神話意象向審美意象的轉化.... 107

            第三章 神話意象與主題演變

            ——以“神人阻隔”現象為中心.... 113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觀射父論“絕地天通”..... 113

            第二節 神圣空間與阻隔的形成:一個歷史的視角... 119

            第三節 “德”:神人阻隔空間的擴大與消解....128

            第四節 圖像、紋飾與造型:超越阻隔的嘗試...142

            第五節 “人神阻隔”消泯的圖像呈現:漢畫像中的西王母及其觀者...148

            第四章 神話意象與“觀物取象”觀的生成

            ——以《周易》為中心...... 157

            第一節 對“觀物取象”的傳統解釋.....158

            第二節 作為神學概念的“觀”...... 160

            第三節 “物”謂“鬼神”.......164

            第四節 “器者鼎彝之屬”......169

            第五節 “神道存乎器象”.....176

            第六節 “以象媚道”的倫理觀和藝術觀..... 182

            第七節 “觀物取象”神圣內涵的脫落..... 187

            第五章 神話事件與“道”之展開

            ——以《淮南子》為中心....... 191

            第一節 “神”“人”“物”:“事”之產生......192

            第二節 事件之最高境界:“無事之業”.......199

            第三節 神、人之轉化:個體行動與神明境界....205

            第四節 “事”“道”之關系:“以事顯道”和“神道互置”......211

            第六章 神話事件與詩境之生成......220

            第一節 亞里士多德《詩學》:事件與行動、神話與詩......222

            第二節 “詩合為事而作”:早期中國詩的產生及其觀念.....227

            第三節 漢詩“緣事而發”的內在機制.......234

            第四節 “詩”與“思”:事件向意境之轉化..... 254

            第五節 “詩可以興”:由“事”而“境”的思維基礎......261

            第六節 “興義銷亡”:神話與詩的分離..... 267

            第七章 早期繪畫:神話意象向藝術的轉化... 269

            第一節 技藝、宗教與政治:早期繪畫的興盛..... 270

            第二節 圖像的占有者:秦始皇與漢代諸王....... 275

            第三節 秦漢繪畫:“動態藝術”.....279

            第四節 兩種真實:漢代繪畫的內容與精神.... 286

            第五節 線條與顏色:構成要素分析...... 293

            第六節 線條與紋飾:動態形象的呈現方式..... 306

            第七節 秦漢瓦當圖像:神話意象的生活化... 313

            結語 神話現象學的邏輯原則.. 336

            第一節 神話現象學:術語的使用史....... 337

            第二節 神話解釋學:對立面的分析....... 340

            第三節 感覺經驗:神話現象的生成基礎.... 343

            第四節 神話事件:通過行動顯現真理..... 348

            第五節 神話意象與生命經驗:喚醒機制... 352

            第六節 神話現象與生活世界:建構功... 356

            參考文獻...... 361

            后 記....... 380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先秦兩漢時期為界,探討這一時期神話意象演變的問題,以及這一問題與文學、藝術、哲學觀念之間相互糾纏的復雜關系,厘清華夏民族審美傳統得以形成的神話學基礎。這一時期,作為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神話意象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廣泛存在,雖功能、涵義等存在差別,但無可否認它們一同為中華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基本載體。同時也可發現,這一階段神話意象本身也發生著劇烈的變化,宗教功能逐漸減弱,審美功能逐漸增強,從而形成兩者之間互動發展的變動格局,推動了包括審美、藝術在內的早期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作者簡介

            王懷義,文學博士、博士后,現為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韓國國立全北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文藝理論、中國藝術史和《紅樓夢》研究。出版《中國史前神話意象》《紅樓夢詩學精神》《中國審美意識通史·秦漢卷》等專著,在《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五十余篇。

            04

            《神話與歷史論稿》

            ?作者劉毓慶三十多年治學生涯中

            關于上古神話和史學研究的一個總結

            點擊書影,即可購書

            劉毓慶 著

            ISBN:978-7-100-14663-0

            開本:16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定價:80.00元

            向上滑動閱覽

            本書目錄

            神話研究

            中國神話的三次大變遷

            一、五帝三王時代歷史的神話化

            二、秦漢魏晉時代哲學的神話化

            三、元明時代宗教的神話化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狼祖神話與中國文學中之狼意象

            一、北方民族狼祖神話考察

            二、民族文化融合中的“神狼”命運

            三、中國文學中狼意象意義之變遷

            華夏日月神話文化意蘊之考察

            一、“生日”、“生月”:兩種文化的對撞與融合

            二、逐日:弒父隋結與抗爭意識

            三、奔月:靜態文明與中國文化走向

            中國文學中“水”之神話意象考察

            一、水與原始的女性隔離

            二、水與原始的性放蕩

            三、水上學官與女性性隔離教育

            四、《詩經》之水與男女情思

            五、“水死”與女性之性焦慮

            六、牛女河漢與水之神話意象

            太行太岳神話系統與中國文化及文學中之精神

            一、太行太岳及其周邊地區神話傳說考察

            二、太行太岳神話產生的地理生態背景

            三、太行太岳神話傳說與中國文化精神

            四、太行太岳神話傳說與中國文學

            “女媧補天”與生殖崇拜

            一、“女媧”原貌考證

            二、始母神、“蛇”、“石”與生殖

            三、“天裂”神話的天文根據

            四、“補天”神話的底蘊

            玄武圖的神話內涵及其文化意義

            一、論舊說之非

            二、玄武“龜蛇合體”的生物學根據

            三、玄武“龜蛇合體”的神話內涵

            四、龜與蛇的象征意義

            五、“玄武”的文化意義

            鯀禹神話考

            上古史研究

            太行山地區神農氏傳說之研究

            一、先秦文獻關于神農氏活動方位的記載

            二、漢唐以降文獻記載對“神農氏太行說”的支持

            三、炎帝神農氏與太岳之野

            四、太行山地區神農氏傳說信印及相關民俗

            五、太行山地區生態環境與粟作農業考古發現

            黃帝族的起源遷徙及炎黃之戰的研究

            一、黃帝與少典及北狄

            二、黃帝與有熊、軒轅及昆侖

            三、黃帝族的早期活動地望及東遷路線

            四、炎黃之戰的性質及戰爭發生地的考證

            炎帝族的播遷與四方岳山的出現

            一、太岳

            二、吳岳

            三、華岳

            四、南岳

            五、中岳

            六、岱岳

            七、北岳

            陶寺遺址對接歷史的可能性及其難題

            一、關于陶寺遺址族屬問題的分歧

            二、陶寺遺址歸屬上的難題

            三、據《堯典》“四仲中星”對堯年代的重新認定

            四、考古、歷史對接中的錯位與“打結理論”

            五、陶寺遺址與堯都傳說重合所引發的思考

            山西長子縣堯及丹朱遺跡的發現及其意義

            一、方志、碑刻中關于堯及丹朱與長子關系的記載

            二、長子關于堯及丹朱的遺跡與傳說

            三、關于長子特殊民俗的民間詮釋

            四、堯與炎帝關系的民間傳本與文獻的重合

            五、文獻對于“朱封丹陵”民間傳說的支持

            六、文獻對長子陶唐村堯棲地傳說的支持

            七、堯、朱傳說與文獻的重合所引發的思考

            周族起源與遷徙考

            一、對舊說的檢討

            二、周族源于甘肅北部

            三、周族遷豳的路線

            文王之死獻疑

            宏觀歷史研究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疑古思潮

            一、次疑古思潮

            二、第二次疑古思潮

            三、第三次疑古思潮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商業革命浪潮及其啟示

            一、戰國商業浪潮與黃金、銅幣

            二、宋代商業革命與白銀、紙幣

            三、現代商業革命與紙鈔、電子卡

            四、歷史的啟示

            民族文化的三次大交匯

            山西地方文化研究

            山西的歷史定位與文化的內在結構

            陵川萬年巖畫考察記

            吉縣女媧巖畫考

            后記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30多年來關于神話和歷史研究的論文選集。有少部分文章未曾發表。關于神話研究,作者經歷了由西方理論指向的方向回歸到中國傳統學術體系的過程。從最初將神話作為初民觀念形態的研究,到“神話是一種思維形態和敘事形態而非文化形態”結論的提出,反映了作者舍棄概念回歸事物本身的學術經歷與研究思路。通過對論文的倒時序排列的方式,以反映學術歷程,并訴述自己三十多年的研究體會:用西方概念規范中國學術,只能是死路一條,中國學術只有回歸到中國文化的本位上,才能生機。關于歷史研究,關注點主要在中國上古史上。強調上古史研究的獨立性,不過度依賴考古。方法上的特點是:以先秦文獻為基礎,以秦漢以下文獻為輔助,廣泛參考考古資料、民俗資料和民間傳說,即:以文獻為主體,以考古與民俗為兩翼,多重證據,以證其成。

            作者簡介

            劉毓慶,1954年生,山西省洪洞縣人。1981年山西大學古典文學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1986年晉升為副教授,1996年晉升為教授。同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先秦文學博士學位。1999年7月畢業,獲博士學位,返回山西大學任教,任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所長。2001年任山西大學文學院院長,2007年兼山西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主要從事先秦兩漢文史研究。

            05

            《海妖之歌——

            橫跨歐亞的奇幻之旅》

            ?尋找中國神話意象演變之道

            點擊書影,即可購書

            程方毅 著

            ISBN:978-7-100-11515-5

            開本:32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定價:45.00元

            向上滑動閱覽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塞壬的歌聲

            第一節 美人魚與塞壬 / 2

            第二節 鳥的崇拜 / 11

            第三節 甘英出使與塞壬 / 21

            第二章 蟠桃與人參果

            第一節 仙桃的故事 / 26

            第二節 “樹上小兒”人參果 / 32

            第三節 蒙汗藥與情花毒 / 38

            第三章 孫悟空與哈奴曼

            第一節 兩只神猴的爭論 / 52

            第二節 齊天大圣孫悟空 / 61

            第三節 猴行者的飛躍 / 69

            第四節 從哈奴曼到猴行者 / 80

            第五節 超越神猴的孫悟空 / 93

            第四章 獅子與大象

            第一節 獅象圖景 / 102

            第二節 藝術中的象 / 112

            第三節 獨特的獅子藝術 / 121

            第四節 獅象殊途 / 134

            第五章 想象中的“兕觥”

            第一節 兕觥的奇幻之路 / 140

            第二節 兕觥重現 / 150

            第三節 來通杯的靈感 / 158

            第六章 二郎神的裝備

            第一節 李二郎與趙昱 / 166

            第二節 二郎神的神兵 / 172

            第三節 二郎神的兄弟幫 / 178

            第四節 二郎神與華光 / 185

            第七章 灰姑娘的流浪

            第一節 灰姑娘與中國 / 190

            第二節 灰姑娘源起中國?/ 194

            第三節 灰姑娘源起印尼?/ 204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講述神話、故事和動植物藝術形象在歐亞各文明之間的流傳,其中既包括為我們所耳熟能詳的孫悟空故事、灰姑娘童話、海妖傳說等,也包括一些已經湮沒無聞,不為我們所知的故事。本書集中講述神話、故事和動植物藝術形象在歐亞各文明之間的流傳,其中既包括為我們所耳熟能詳的孫悟空故事、灰姑娘童話、海妖傳說等,也包括一些已經湮沒無聞,不為我們所知的故事。

            作者簡介

            程方毅,湖南岳陽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學學士學位。清華大學歷史系,世界史,碩士學位。目前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在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手机 |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一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麻豆天美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变态拳头交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麻豆文化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