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寓言故事:種菜人
管理寓言:
種菜人正在菜園里澆菜,有個人跑過來問他,為什么野菜生得很茂盛,人們栽種的菜卻很瘦弱。他回答說:“地是野菜的親娘,卻是家菜的后娘。”
寓意:
這故事適用于那些為自己的懶惰編造借口的人。
管理點評:
著名政治家、理學家曾國藩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平庸的人,會因為懶惰而沒有出息。曾國藩,晚清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后人稱他為“曾文正公”。他還講過:“勤則興,懶則敗,一字之理;天下百病皆生于一個“懶”字。”在曾國藩的教育下,他的兩個兒子都有出息,長子曾紀第早夭,二兒子曾紀澤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三兒子曾紀鴻是數學家。懶惰的人不思進取,“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混日子過。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下來,就算真有餡餅掉下來,你還必須起得早去撿,否則會被早起的人把餡餅全部撿走,去晚了你還是得不到餡餅。這個淺顯的道理,你不可能不懂。懶惰如果體現在學習、生活、工作、事業、賺錢上,就會出現如下糟糕情況。你學習懶惰,成績肯定不好,考不上好學校,腦袋里沒知識,手中沒技能。你生活懶惰,一日三餐不保,身體健康受損,邋里邋遢、蓬頭垢面,誰也不愿意與你交往。你工作懶惰,領導不欣賞,同事不高興,工作沒有業績,晉升不上去。你事業懶惰,想法一大堆,計劃一籮筐,但就是沒有一件兌現的,最后還是碌碌無為,一事無成。你賺錢懶惰,你的收入低、存款少,入不敷出,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想要不懶惰,必須勞動。勞動分為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你身體不勞動,腦子就需要勞動;腦子不勞動,身體就需要勞動;或者勞心又勞力,只有勞動才能證明你不是個“廢柴”。人如同機器一樣,不勞動,身體的“零部件”就會生銹,就會失去作用。當然,不要過度勞累,要適當休息,要勞逸結合。休息好,才能工作好,身體機能恢復好,才能更好地工作。
勞動最光榮,不勞動最可恥。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不去勞動、不去奮斗是沒有什么幸福可言的。就算有座金山銀山,坐吃山空,不勞動不奮斗你還是會一無所有。好吃懶做、好逸惡勞、不勞而獲、偷懶耍滑都是懶惰的代表詞。監獄里關的囚犯,沒坐牢之前有很多是好吃懶做、不勞而獲的人,為了滿足個人的欲望、需要、需求,鋌而走險,走了上犯罪的道路,最后受到了法律懲處。想要不勞而獲,達到一步登天的目的,最后只會通過坑蒙拐騙、歪門邪道、違法犯罪來致使自己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逃避勞動,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懶,甘于平庸。天才與庸才的天壤之別,在于天才付出了超過其他人的辛勤汗水,而庸才卻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做,一切皆有可能;不做,一切皆無可能;天才在做,庸才在看。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在于做與不做之間,就在于做與看之間。企業要鼓勵員工努力奮斗,要激勵員工擼起袖子加油干,并且獎優罰劣、獎勤罰懶。
作者簡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學家。《博銳管理在線》《中華品牌管理網》《中國管理傳播網》等知名管理網站專欄作家。又是多家媒體與網絡作家。研究:歷史、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