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視頻!鞠萍姐姐與聞一多后人共唱《七子之歌》,講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信息,從這里觸達民歌圈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一段珍貴的演唱視頻,今日再見尤為感慨。
感人的歌詞、優美的旋律,再加上澳門回歸的珍貴歷史畫面,視頻中的這首《七子之歌》勾起了無數人的回憶。其中的演唱者,是我們熟悉的主持人鞠萍姐姐,以及歌曲詞作者——愛國詩人聞一多的次子聞立雕、長孫聞黎明。
《七子之歌》原是聞一多于1925年創作的組詩,抒發了作者濃厚熱烈的愛國情懷。全詩分為七章,將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比作祖國母親被奪走的“七子”。其中,《七子之歌——澳門》是該組詩首篇。
1998年初,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的總編導李凱在偶然翻閱聞一多詩集時,發現了組詩《七子之歌》。深受觸動的他,決定將首篇《七子之歌——澳門》作為紀錄片的主題曲,并邀請了著名音樂人李海鷹為其譜曲,這才有了我們如今聽到的《七子之歌》。
隨著紀錄片的播出,作為主題曲《七子之歌》引起了巨大反響。在1999年的央視春晚上,9歲的澳門女孩容韻琳領唱了這首歌曲。帶著可愛笑容的她,用稚嫩的嗓音唱出了澳門人民日夜期盼能夠重回母親懷抱的濃濃深情,感動了無數中華兒女。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頭還有一段小故事。據聞一多長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聞黎明回憶,在澳門回歸祖國前,曾有港澳辦人員找到他,表示要將這首詩譜成歌曲。
聞黎明認為,《七子之歌》是詩而非歌詞,譜成歌曲可能不太合適,就沒把這事放心上。令他沒想到的是,《七子之歌》不僅真被譜成了歌曲,還在春晚上一炮而紅,更成為見證澳門回歸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的代表性曲目。
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那一夜,五星紅旗在澳門特區冉冉升起;那一夜,億萬中華兒女心潮澎湃、熱淚盈眶;那一夜,《七子之歌》響徹神州大地,成為人們永恒的記憶。
當年,聞一多先生寫下《七子之歌》時,國家內憂外患、滿目瘡痍。今天,當他的后人唱起《七子之歌》時,我們的祖國早已舊貌換新顏,傲然屹立于世界東方,正昂首闊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23周年。我們再聽《七子之歌》。讓我們在這熟悉而動人的歌聲中,一起祝福澳門的明天更加美好!祝福祖國的明天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