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上和莊的故事 魅力紅泥灣100個民間故事之十一
在南陽市紅泥灣鎮(zhèn)有一個緊靠清河岸邊的大村落,全稱叫“上和莊人火寨”,簡稱“上和莊”。清河纏繞村子一圈,可算是清水碧綠蕩漾甚是奇觀優(yōu)美。這里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土地肥沃,上和莊的村民們世代居住在這里。村上人代代傳說著一句古話“清河的水打漩渦不走?!?/p>
這話神了,真是這樣。清河自北向南,河水流經(jīng)上和莊村西,當河水行至村南邊流一分汊河水走村南邊東流,自然形成村南寨河。清河在村西分汊后主河道并不往前流,在村邊繞個彎又往回頭向北流,形成河水倒流景觀約500米,河水往回流到村北邊的時候,又拐一個彎繞村向東流半公里,此處每到雨季河水暴漲之時,多處漩渦形成奇觀,就好像清河的水在轉(zhuǎn)圈不流走,非常的壯觀,所以直到現(xiàn)在,吸引很多游客,每到下大雨、漲大水時候,無論多么危險總是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到此觀看水景。早年有一個村民就是因為去看水,被旋進漩渦淹死。
河水流到村東向南拐,水流半公里又往東流半公里,有往回西行300米,突然南拐直角急流南下500米,從村東清河太廟與狐仙廟東側(cè)繼續(xù)行一公里,到上和東南,第二次形成河水倒流景觀,河水向西北行走500米至村莊200米處轉(zhuǎn)向西南流走20米后入村南寨河,兩水合一復水東南行一公里,向南拐一個灣南行500米,流到趙灣自然村往東南而下回歸自然。
所以上和莊就自然形成四面環(huán)水,自然一圈的水寨內(nèi)側(cè)土寨墻仗余高。自古以來屬于易守難攻之要地,千百年來都是兵家必爭之要塞。
古代村東有兩座廟宇一座叫清河太廟,一座叫狐仙廟,規(guī)模都不小大概都是明朝時期建立的,門前有一條官馬大道,向西通往南陽府,向東清河上有座四孔石板橋可供車馬行走賒店、泌陽通往駐馬店。那個時候這里相當繁華,有飯店旅館,各地商家絡(luò)繹不絕,乾隆皇帝曾兩次路宿在這里??上氘敃r的“上和莊人火寨”是多么的重要多么出名。
據(jù)傳說由于上和莊的秀美聚就了很多靈氣,村上也出了不少的人物,留下美麗的傳說。
相傳封建社會出了不少的主家戶,其中李家出了一個道臺李應恒,表奏一個本家媳婦被道光皇帝封為安人,賞有匾額一塊,建有貞節(jié)牌坊。民國時期曾出過一位公安部的部長級官員后來去了臺灣當上臺北市的市長;共產(chǎn)黨方面也出過縣委書記、團長以上的都有。
冷兵器時期歷朝歷代所有守寨者從沒有被攻破過,其中有一次非常危險。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是一個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的年代。南陽一帶農(nóng)村結(jié)社,相互攻略非常嚴重,社團之間打打殺殺,攻城掠寨是經(jīng)常的事,當?shù)厝嗣裉幱跇O度的水深火熱之中。當時在上和莊一帶有多個社團、社教、會道門組織,其中實力最大的有黃槍社和綠槍社。黃槍社力量主要分布于紅泥灣南邊與高廟、茶庵交界的地方,綠槍社力量主要分布于紅泥灣北半部的地方,上和莊屬中間地帶,是一座雙方拉鋸爭奪的重要村寨。綠槍社先進入上和莊,黃槍社就聯(lián)合外鄉(xiāng)力量攻打上和莊。黃槍社的社員都是會道門出身,歸一佛門,又不是和尚,大多練就一身武功。據(jù)傳說是古代黃角起義者的后裔,與寺院和尚混合結(jié)社,采取會道門拜把子形式組成一個社團組織,帶有很大的迷信色彩。他們平日里身穿黃紗,頭裹黃巾,手中拿一把用紙做的扇子,擺來擺去甚是逍遙。打起仗來他們面涂白粉,唇染紅如朱,描眉畫臉形狀怪異,脫光上衣,一手拿木棍,一手還在搖著扇子不緊不慢硬沖直闖,號稱都是練就刀槍不入的鋼鐵之軀。黃槍社中下層的社員也都對此深信不疑。他們排兵布陣,一連幾戰(zhàn),綠槍社節(jié)節(jié)敗退。
綠槍社也不是善良之輩,他們用結(jié)拜兄弟為紐帶,結(jié)成社團,其內(nèi)部講哥們義氣的情愫很濃,他們都是經(jīng)過挑選過的精壯漢子,他們半民半匪,個個手握長桿,桿頭配有用鋼鐵打制的刺槍。他們個個緊衣短褲非常的剽悍英勇。
黃槍社與綠槍社在上和莊村外對壘,黃槍社布下的人肉戰(zhàn)陣,讓祿槍社人們著了迷,認為他們真是刀槍不入,有神靈保佑,手中刀槍就不敢往他們身上刺,只有節(jié)節(jié)敗退,從寨外退到寨內(nèi),拉起吊橋,掛出了免戰(zhàn)牌。那情景真像是古書上描寫古戰(zhàn)場的情景一樣。黃槍社的社員們在寨外破口大罵,三天后開始渡水攻寨。
綠槍社人們急忙防守在水邊,他們看到黃槍社的社員在寒冷中赤身渡水勇猛攻寨,心中甚是恐懼。他們泅渡寨河水以后,仍然搖著扇子大搖大擺的往寨墻上攻。
綠槍社的人只有后退,慢慢地就要退到寨墻以內(nèi),黃槍社很快就要翻過寨墻攻入村內(nèi)。在這緊急時刻有一個膽大的綠槍社社員,試驗著用長槍通向沖在最前面的黃槍社社員的肚子,那人也不躲避,不后退,更是不還手,就是搖著紙扇往前沖,結(jié)果他的肚子流出血來。又有幾個膽大的綠槍社社員看見以后,也把自己的槍刺了進去,那個人就倒下了。綠槍社的人們立即反鈛一擊,用刀槍砍瓜切菜一般殺向黃槍社的人,打破了他們刀槍不入的神話??墒呛筮咟S槍社的社員還是搖著扇子往前沖。這時候綠槍社的人,一看前面打倒了黃槍社的人,后面的也就膽大起來,發(fā)起憤怒的吼聲,舉起刀槍殺向敵人。這也是沒有退路逼出來的勇敢,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們共同殺向黃槍社的人,猶如殺豬宰羊一般,立時就倒下幾個黃槍社的社員。
在這種情況下,黃槍社的社員們才醒悟過來,自己并不是刀槍不入,也是血肉之軀,他們開始憤怒的進攻,雙方在寨墻上展開一場生死決戰(zhàn)的殘殺,互有傷亡,黃槍社鳴金收兵退下寨墻,撤出水寨以外,綠槍社也不追趕,卷旗收兵。
在以后的日子里,雙方又展開幾次戰(zhàn)斗,也沒有分出輸贏,到了民國十四年國民黨西北軍將領(lǐng)馮玉祥的隊伍,進駐南陽以后驅(qū)散各種結(jié)社活動。南陽一帶社會治安暫時趨于相對穩(wěn)定。
后來又開始規(guī)模更大的軍閥混戰(zhàn)……
到了抗戰(zhàn)的時候,上河莊村民奮起抗戰(zhàn)與日偽軍多次交鋒,其中一次日軍出動坦克裝甲部隊,上和莊村民就毀掉清河上的石板橋阻止日軍進攻。從此這條公路荒廢,新中國成立后這條官道北移與許南公路相接,從此上和莊就沉寂下來,同一般村落一樣。
(故事來源于上和莊92歲村民李某,村干部李正科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