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名人的小故事,寫作文個個好用,第九個尤其感人
1.歐陽修:環滁皆山也
歐陽修做滁州太守時,十分喜愛附近的山。據說,《醉翁亭記》的開頭原本花了好多筆墨,描繪滁州四周的山。但歐陽修覺得這樣寫雖然很美,但拖沓冗長,不夠簡潔。最后刪得只剩下“環滁皆山也”5個字,簡練中見雋永,成為散文史上的名句。
適用主題:簡潔
2.東坡說文
蘇東坡曾經教人寫文章,他說:“假如集市上的店鋪各種物品都有,卻有一種東西可以把它們取來,這就是錢。世上最容易得到的莫如物,最難得到的莫如錢。文章、華麗的詞藻、事實,就像集市上的各種物品;立意,就像錢一樣。寫文章如果能先立意,那么,古往今來眾多的事物就紛紛涌出,都來給我用。你如果明白了這一點,就會寫文章了。”
適用主題:立意與選材,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3.王衍:情之所鐘,正在吾輩
西晉宰相王衍的幼子不幸夭折后,名士山簡去安慰他。王衍十分悲痛,幾乎無法控制。山簡就說:“孩子不過是懷抱中的東西,哪至于悲痛到這種地步!”王衍說:“圣人可以忘掉感情,最下等的人則對感情沒有體會。然而最珍重感情的,正在我們這樣的人身上。”山簡很佩服他的言論,也轉而為之悲痛。
適用主題:真性情,傷痛
4.顧愷之:畫人但不點睛
據《世說新語》載:東晉時著名畫家顧愷之擅長畫人物。他畫人像,有時畫了幾年都不點眼睛。別人問他為什么,他指著眼睛回答道:“四體妍媸,本無關于妙處,傳神為照,正在阿堵中。”
適用主題:抓住關鍵,點明實質,認真專注
5.朱熹受騙
朱熹曾請江湖道士治腳病,針灸后感覺好了很多。他非常高興,重賞道士,還寫了一首詩稱贊道士醫技高超。道士拿著錢和詩走了。沒過幾天,朱熹的腳病重新發作,比先前更厲害。他急忙讓人去找道士,卻找不到了,于是嘆氣著說:“我并不想懲處他,只想追回那首詩。”因為朱熹擔心道士拿著詩招搖撞騙,禍害更多人。
適用主題:責任心,將心比心
更多素材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也歡迎關注解讀作文的微信公眾號:中高考作文
6.章惇書絕壁
章惇曾和蘇軾一同游山,到了一處緊挨著萬丈深淵的石壁旁邊。章惇要蘇軾到石壁上題字,蘇軾不敢。章惇踩著險石爬過去,在石壁上題字。蘇軾大為驚悚,認為章惇以后要是做了官,一定會殺人不眨眼,因為一個不愛惜自己生命的人,也不會把別人的生命當回事。果如其然,后來章惇做了宰相,對政敵大開殺戒,甚至提議把已死的人開棺戮尸。
適用主題:愛惜生命,見微知著,預知(預判)
7.沈從文和郭沫若
1948年3月,香港出了一本《大眾文藝叢刊》,其中有一篇郭沫若寫的《斥反動文藝》,文中說沈從文“一直是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這對沈從文是致命的一擊。可以說,是郭沫若的這篇文章,把沈從文從一個作家罵成了一個文物研究者。事隔三十年,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卻由前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寫了序。人事變幻,云水悠悠,逝者如斯,誰能逆料?這也是歷史。
適用主題:寬容,和解,戲劇性(戲劇變化)
8.小仲馬:不想坐在父親的肩頭摘蘋果。
小仲馬的父親大仲馬是法國文壇的巨擘,但他在成名前拒絕利用大仲馬的名氣,堅持用筆名投稿,因為“只想擁有真實的高度”。后來,他寫出了《茶花女》,引發轟動,也得到了父親的高度肯定,大仲馬稱小仲馬才是 “自己最好的作品”。
適用主題:自立自強,真才實學,贊譽(夸贊)
9.約翰列儂的眼鏡
1980年,約翰·列儂在紐約被一名狂熱歌迷槍殺,年僅40歲。2023年,列儂妻子小野洋子發了一條推特,推特中的圖片展示了列儂被射殺時戴的眼鏡,20多年來,血跡一直未擦拭。
適用主題:深情,銘記
10.陳寅恪的“四不講”
1937年,國學大師陳寅恪在西南聯大講授隋唐史。他首先對學生們闡明了“四不講”原則:“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
適用主題:大師風范,創新,博學,特立獨行
1.更多素材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
2.也歡迎關注解讀作文的微信公眾號:中高考作文
更多作文素材,請點擊以下鏈接:
高考議論文萬金油形人物,新穎小眾,提分必看!
《主持人大賽》神仙打架,這些金句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