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女性的幸福力評估報告-流行·視覺
@楊瀾:岳曉東教授給《紅樓夢》里的女性做了幸福力評估,幸福力最高的是史湘云,幸福力最低的是林黛玉。湘云看到花開了就滿心歡喜,黛玉看見了就想到花終將敗落,于是哭將起來。湘云離賈母很遠,卻在大觀園里感到主人般的自在;黛玉離賈母很近,卻總感到寄人籬下。主觀感受能力不同啊!
@余華:曾經讀到詹姆斯•喬伊斯的一段描寫:“都柏林的天氣像嬰兒的屁股一樣沒譜,一會兒屎來了,一會兒尿來了。”后來到都柏林,機場外陽光明媚,來接我的人拿著雨傘,又看到滿街男女手握雨傘走在陽光下。就在我感到荒誕時,大雨傾盆而下。然后知道喬伊斯的描寫并非空穴來風,作為讀者,我所不知的并非不存在。
@蘇童:在意大利電影《豹》中,王子有句臺詞,精妙無比。“把所有的事情稍微改變一點點,好讓所有事情都保持不變。”我一直覺得這臺詞牛,其中的策略可以普及許多更大的舞臺。人世間最有智慧的改變,就是改變一點點;為了不變,就必須改變一點點。
@張悅然:少年時的我,一直引以為傲的是有強大的克制能力,對什么都很難上癮。那時的自己,孤冷警醒,果真像個心懷大志的人,不親近身邊的事物,眼睛里只有未來。反倒是成年后,變得輕易放縱自己沉溺,甚至不以沉溺為恥,還覺得這是一種對世界的眷戀與熱情。上癮,至少證明你在非常投入地參與人生。
@張小嫻:我只愛愛我的人,因為我不懂怎樣去愛一個不愛我的人,是完全不知道從何著手。他愛你,多么容易,他會來感動你。他不愛你,你多么努力去感動他,也是徒勞的。我愛不起不愛我的人,我的青春也愛不起。我的微笑,我的眼淚,我的深情,我年輕的日子只為我愛也愛我的那個人揮霍。
@歡樂分享:狗很傻,一根骨頭它就認定你愛它,死心塌地對你搖尾巴:貓很孤獨,萬千寵愛它依然小心翼翼躲你很遠。貓的眼里,狗花心,誰對它好就是主人;狗的眼里,貓嬌寵,一次欺凌恨你一輩子。貓不懂狗,狗其實不是花心,是善良;狗也不懂貓,貓不是不會愛,是不敢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