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功,先在學校學會8件事-精英譚
我高中畢業后進入數碼市場工作,至今已經10年了。我意識到一些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實在沒用,我列出了希望在學校就能學到的一些道理。
“好職業”不只是有高工資
人們經常用工資衡量職業的成功,除了工資,我們不再考慮別的——個人的成就感、自由、時間、壓力水平等因素都被忽略了。
在我看來,“好職業”應該讓你最接近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每個人想要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但是如果堅信高工資是衡量“好職業”的唯一標準,就是在回避追求有意義的生活方式。
沒有客戶在意你的平均分
我從來沒聽過一位客戶像招聘人員那樣問我在學校的平均分。如果你仍然是名學生,不要太專注于拿到某個分數,而要盡可能掌握更多知識和信息。
設定并遵守最后期限
學校老師為布置的家庭作業規定最后期限,但從來沒教學生在生活中設定最后期限。如果你想在同等時間里做更多的事情,就得學會為自己設定最后期限。
努力沒有替代品
在學校時寫作業,我總是找簡便方法,但往往是做無用功。工作中也是如此,沒有什么不經過努力就可以得到。你越早認識這個道理,在邁向個人目標的道路上取得的進步就越大。
指標問題
在學校里,老師根據我們的學習成績來評價我們,監控我們的進步過程。遺憾的是,很多同學并未把這種評價當成提升的機會。成年后,沒有人來給你評分了,但仍然有很多不同的指標可以用來衡量自己。比如,看看你完成了多少工作,你用于休閑和閱讀的時間有多少,你一天吃了多少蔬菜,等等。具體用什么指標來衡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衡量的過程使你的生活發生有意義的改變。
永遠不要打“價格戰”
打“價格戰”就是在市場上要的價比別人的便宜,這樣做是在貶低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永遠不要打“價格戰”,要對自己公平一點兒,找到自己比別人優秀的地方,根據自己提供的價值設定合理的價格。
你不能做所有的事
你不能既當企業家又當職業運動員,不能既當雇員又當全職太太,并不是說你的能力不行,而是因為我們的時間有限——一天只有24個小時,要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去做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做些工作之外的事
努力工作賺更多的錢沒有錯,但如果那是你生活的全部,你最終會發覺你的生活很空虛。可以在自己的事業中加入一些慈善元素,抽一點時間去當志愿者,或者捐點錢表示善心,你肯定會體會到回報社會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