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永和豆漿-成功之鑰
20世紀50年代,一群退伍兵復員以后,居住在臺北中正橋畔的一個小鎮上。由于前途渺茫,他們整日長吁短嘆,無所事事,一位威信很高的年長老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看微薄的退伍費就要用光了,退伍兵們商量著在街面上做點兒生意,賺點兒小錢,以此維持生計。只有那位年長的老兵極力反對:“先不忙做生意,我們應該勤快一些,先幫著鎮上的老百姓做一些好事。”雖然大家都有些不解,但還是按照老兵說的去做了。
從那之后,這群退伍兵變得勤快起來。每天清晨,幾個退伍兵拿起掃帚悄悄地把鎮上的街道掃得干干凈凈;小鎮上的路被雨水沖壞了,馬上就有退伍兵拿起鐵鍬修好;鄰居的房子漏雨,退伍兵也會爬到房頂幫他們修繕好;還有一些退伍兵幫鎮上的居民打井修渠,不計報酬……很快,小鎮上的人們都知道這里來了一群既勤快又樂于助人的退伍兵。
幾個月以后,退伍兵在小鎮上搭起了一個經營快餐早點的簡易小棚,賣一些豆漿、油條。令人驚奇的是,小鎮上的人們并不嫌棄他們的早餐單調,很多街坊鄰居都很喜歡到棚子里吃早點,一些老人甚至特意不在家做早飯,專門到他們這里買早點:“你們都是好心人,我們都愿意在這兒買吃的,都愿意捧你們的場!”
退伍兵們備受感動,也更加敬業,磨出的豆漿越發香濃可口,做出的油條更加松軟酥脆,小鎮上的人們都成了這里的常客,甚至有一些外鄉人也專程來此品嘗。后來,這家快餐店的名氣越傳越遠,臺灣各界精英都光顧過,連鎖店很快遍及臺灣全島。到20世紀90年代,這家快餐連鎖店已經開到了大陸,并且迅速風靡全國。
最初讓退伍兵們多付出一些,多做一些好事的那個老兵的名字已經沒人記得了,但這家快餐連鎖店的名字卻早已人盡皆知,退伍兵們最初開快餐店的小鎮就是臺北的永和鎮,而這個巨大的連鎖機構就是——永和豆漿。那位老兵當初說那番話的想法和動機已經無從考究,我們只需懂得一個道理,在成功之前,先付出一些,才會更接近,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