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經天:影帝初成-成功之鑰
一個曾經窮到無錢吃飯、被停電停水的小子,紅了,但他沒有一絲新人的囂張與驕傲。
28歲,新科金馬影帝,9票的絕對多數,擊敗了王學圻、倪大紅等資深戲骨。阮經天自認不帥,他說自己不過是個“長得怪怪的家伙”,從偶像到實力,有時候,分水嶺就是一匹小金馬。
撥拳曾是他的語言
生活中的阮經天比鏡頭上要帥得多,有一種低調的講究,黑色棒球帽,灰色恤衫,光腳穿帆布鞋,見人鞠躬、握手、微笑,搬凳子,態度謙和。但他曾經是個叛逆少年,脾氣火爆,常常打架,一旦惹惱了他,拔拳就是他的語言。
他曾經是個好學生,成績很優秀,考上了全臺灣數一數二的臺中一中。“初中時候一直是填鴨式的教育,到了高中突然沒人管了,翹課直接從門口走出去就好了,老師不會管你的,作業不交也沒關系,你考試來考就行。結果第一年,糟糕,曠課太多,退學。”他一路沉淪下去,就像《艋舟甲》里那些暴戾而茫然的少年。最低谷的日子,他給家里打電話,眼淚怎么忍都忍不住,“媽媽,我想回來,我一定好好念書。”
角色附體的快感
17歲,因生計出道,陪朋友去臺北試鏡,攝影師問阮經天:“你要不要順便來拍一張?”他懵懵懂懂,還問拍照要不要錢,因為不要錢,所以拍了一張。
機會很快來了,戴佩妮的《愛過》MV里需要一張新面孔,模特公司把電話打給他朋友,結果朋友已經服兵役去了,于是阮經天替補。
他根本不懂怎么拍MV,對演戲和表演完全沒有概念。聽說工錢可以現領,拍完當天就可以拿到5000塊臺幣,沖著這一點,他去了。
出道后很長一段時間,他每天的生活都重復著相似的內容:去片場,被導演罵,拍很多遍才過一條……就這樣演著演著,他突然開竅了,“有時候突然有種渾身起雞皮疙瘩的感覺,頭頂麻了,腳也麻了,講什么臺詞都特別有感覺,偶爾有一場戲有這樣的體驗,哇,好爽!那一刻,連光線打在空氣里的灰塵都看得一清二楚,好漂亮。人好像進入了一個微觀世界,全身的感官都被打開了。”這種角色附體的感覺不是隨時都有,但就憑那一瞬間,他愛上了演戲。
沒有水的家,是廢墟
一直不紅,他熬過最艱難的日子,當時他在墾丁拍《我在墾丁天氣晴》,5個月的拍攝時間,他只回過臺北一次,家中因為幾個月沒有錢交費,已經被停水、停電了。
“沒有電沒什么了不起,沒有水,那個家就不是家,是廢墟。因為那個家會發臭。馬桶沒辦法沖,水龍頭打開也沒有水,我只好逃回墾丁,雖然我在那部戲里演一個很沉悶的角色。可我在戲里面什么都有,美術師和道具師幫我準備了很多東西,有便當吃,有朋友,有啤酒可以喝。一回臺北,什么都沒有,我又不好意思跟別人說自己現在混得這么慘,等太陽一黑,家里一點光都沒有的時候,真的很嚇人。”
他在這個圈子里等待了7年,曾經萌生過退意,但灰溜溜地離場實在太糗,不適合好強的他。
在坎城影展遇到鈕承澤的時候,阮經天連《艋胛》的劇本都沒看過,鈕后來連笑帶罵:“你有種!連劇本都不看就敢接戲。”他們之間的交流一直是這種罵罵咧咧說狠話的方式,直到他捧到金馬,鈕的賀詞是這樣的,“還好你得獎了,不然我下部戲就找明道演了。”這種態度比贊美更叫他放心,“好在我身邊有很多講話很實在的朋友,到現在他們罵我還是罵得像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