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語文·德國卷》學習不是包袱-精英譚
提起以語文為書名的書,很多書客是不來的。可是他們不知道錯過了多么讓人著迷的文字,他們的孩子也錯過了一個讓學習不再是負擔的機會。
學習不是包袱
語文,在我們學過的課本中不能說是乏味的,應該說我們的語文書太薄了。而德國人的語文書很厚,他們涵蓋得太多。他們的語文被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開發(fā)智力的異域推理,另一部分是開發(fā)情商的故事仙境。他們讓學習變成了一項技能游戲。當我們翻看的時候心情始終輕松和愉悅,不得不說,他們的語文書,厚得讓人可以接受。而他們把學習也變成了一件輕松而快樂的事情不再是讓人壓力巨大的包袱。
對不起,語文我愛你
我不喜歡吃雞蛋,我不喜歡花香,我不喜歡學習,我不喜歡聽歌……這些很多的不喜歡來自我們小時候在接近這些事物時所受到的驚嚇和錯誤引導。當然,很多中國學生會說,我不喜歡語文。因為它有太多讓人死記硬背的東西。
可今天,我們看過了德國人的語文。對不起,語文我愛你,這句話是我們要說出口的。其實,語文并不討厭,現(xiàn)在,我們離不開的手機里,就包含了大量的語文元素。看看你的微信圈,看看你的微博無處不在的語文元素。那些美麗的古詩句,那些飽含哲理的故事,那些讓人深思的推理文字,不都是語文嗎!
“待我長發(fā)齊腰,少年娶我可好?”這句火了整個秋天的網(wǎng)絡(luò)語,也是語文。看看這個被大家追捧的語文片段,寫出來的美麗詩詞,是不是要說一句,對不起,語文我愛你呢?
書客有話說
沙漠小強:我懼怕語文,因為小時候背書功力不好,語文分數(shù)低回家就吃“棒子面”。看到外國人如何面對語文的時候,這一刻釋然了。原來這樣學習會讓那些不好記憶的變成簡單的記憶。就像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流行詞語不也被編入辭典了嗎?我覺得,我會推薦孩子看這套書,因為它告訴了我們一個快樂的學習方法。
咬文嚼字:據(jù)說,本書以德國巴伐利亞州八年級和九年級的語文課本為源本,編輯者在幾百篇課文和閱讀材料中精心擇出八十篇,譯為中文,以饗讀者。譯介的文章包羅萬象,不再局限于文學作文的范疇,不僅有海涅、克萊斯特等人的詩作小說,還有偵探小說等文體的寫作指導,此外,更有名人演講、政客辯論、職業(yè)指導等貼近生活的實用文本,以及對于最新科技發(fā)展的介紹。所以我覺得,目前,留學德國的人數(shù)正逐年激增,留學生正逐漸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通過中譯本提前了解德國的教學模式,對留學的潛在人群無疑有所裨益。而對于非留學人群,這本書同樣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既可作為教材的補充,也可當作茶余飯后的消遣之資。
深夜燈下的眼睛:讀完全書,不由感慨,人們之所以對語文課本的文章取舍斤斤計較、錙銖必究,一個未被言及的原因是,對于不少中學生來說,語文課本里的文章往往就是他們閱讀的全部,除此,學生很少再看別的課外書籍。正是因為閱讀的量少、面窄,才使讀什么顯得那么重要。《世界語文·德國卷》對于中國的語文教學,同樣不可謂不是一個良好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