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驢是柳宗元寫的《三戒》中的一篇 黔驢技窮 黔驢之技成語故事
“黔驢技窮”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的點子、方法都很普通,沒有特殊的地方!另外,也有人把這句成語說成“黔驢之技”
黔驢技窮這個故事說的是很久以前,黔這個地方,還沒有驢子。有一個多事的人,用船運了一匹驢到了黔之地。到了地方,見驢也沒有用,他就把驢子留在山腳下。放驢子的地方,有一只老虎,看見這么個龐然大物。以為它是神呢,天天躲藏在樹林中,偷偷地觀察它。
老虎不知道驢是什么,每天小心翼翼地靠近這頭驢。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嚇了一跳趕緊跑了。它以為驢子會來咬它,特別害怕,然而,老虎來來回回的觀察,發現這匹驢子并沒有什么特殊的能力。漸漸地,他也習慣了驢的叫聲。
又前前后后的靠近它,卻還是不敢上去和它搏斗,老虎偷偷走到驢子身邊,態度表現得親切,但是動作上卻冒犯它,徹底把驢子惹生氣了,驢子直接過去踢老虎。老虎見驢子除了叫,就是踢,沒有什么其他技能,高興驢的技能只是這些罷了,于是,跳起來大吼一聲,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施施然走了。
唉!外形龐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好像有能耐,當初要是不使出它的那點本事,老虎即便兇猛,但由于多疑、畏懼,始終不敢吃掉它 。如今落得如此下場,可悲、可嘆啊!
這篇文章表明能力與形貌并不成正比,外強者往往中干;假如缺乏對付對手的本領,那就不要將自己的才技一覽無余地展示出來,以免自取其辱。寓言旨在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
黔驢技窮這一故事出自柳宗元創作的一篇寓言小品《黔之驢》。
《黔之驢》是柳宗元在“永貞革新”失敗后,他因參加這一進步改革而被貶作永州司馬時寫的《三戒》中的一篇。
黔之驢的原文: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