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材-非常故事
辦公樓一樓的檐下住著幾窩燕子。雖然樓檐由冰冷的水泥筑成,但一點兒也不影響它們在那里筑巢安家,五六個燕窩就像這座大樓身上精美的飾品。
天有不測風云,一場不常見的狂風之后,一個燕窩不幸摔了下來,同時摔下來的還有兩只尚不會飛的小燕子,它們的父母驚慌失措地在檐下亂飛,卻無計可施。我們也有些慌亂,一時真不知道怎么幫它們。后來一位年長的同事找來一只小木箱,讓木工師傅在里面墊上棉絮和干草,再從側面開一小洞,把小燕子輕輕放進去,然后蹬梯子釘在原來筑著燕窩的地方。一開始大燕子不認這個新家,但畢竟孩子們在里面,一會兒也就落了進去。從此,這個人造燕窩便忝列檐下,成為燕子世界里溫馨的“奇葩”建筑。
校園里還活動著不少沒有固定主人的貓,不過從大腹便便步履安閑的模樣看,它們絕不是饑寒交迫的流浪者。后來我為此問了學生,得知它們果然吃喝無憂,每天都有學生把自己吃剩的飯菜拿給它們。更有甚者,一天中午下班時,我見一位同事并沒有往食堂方向走,就多問了一句,沒想到她回答說:“先去給小貓們開飯。”我這才注意到她手中的袋子,是價格不菲的貓糧。帶著幾分好奇,我跟她來到附近的一處小花園,三只半大的花貓已經等在那里了,見了她立刻親熱地叫了起來。看著同事一臉慈愛地把貓糧倒進隨身攜帶的塑料碟,再輕手輕腳地端給小貓們,我真被這個平日里風風火火的“女漢子”此刻的溫情感動了。
校園里有兩個小池塘,前段時間學校準備把水抽干后將塘底硬化,抽水時我剛好和一群學生經過。有個男生眼尖,看到一個已經抽清了水的小泥洼里居然撲騰著一條小魚,他立刻叫起來,“停,停,師傅,有魚”。當我們一起讓抽水工人停下手里的工作時,男生已經飛快地跑進最近的教學樓,一會兒就氣喘吁吁地端了一盆清水出來,兩個指頭還拎著一只空臉盆。二話不說,他脫鞋下池,手腳麻利地用空臉盆把小魚舀進了一盆清水里。看著小魚慢慢活動著身體,轉眼間輕快地游動起來,大家一陣歡呼。男生也笑了,他說自己先養著它,等池塘修好了再放回來。
校園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地方,也有自然生靈之間的熱烈交互。這幾個師生們與燕子、貓和小魚的故事,或許也是一類愛的教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