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包子-中國新傳說
幾天前,我忽然接到了老爸從老家給我打來的電話,急切地說,我老媽得了病,特別想見見我,讓我趕緊回去。這哪能耽誤呀!我趕緊跟領導請了假,急急火火地趕往老家。
一路上,我都在心里祈禱:老媽千萬別有啥事,不然,我就要愧疚死了。大學畢業后,我留在省城的一家報社當記者。甭管是過年還是過節,我們的報紙都不能停,老記者要回家團聚,采訪任務就落到我們這些還沒成家的新記者頭上。這么算下來,我都有5年沒回過家了。身為人子,真是不孝啊。
下了火車,又坐長途車,一路顛簸著回到鄉村,老遠就看到我媽正在地里種菜呢。我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還以為是做夢呢,哆哆嗦嗦地走到老媽面前。老媽看到我就興奮地跑過來,一把抱住了我:“兒子,你咋有工夫回來了?”我遲疑著問:“媽,您身子骨還好吧?”老媽說:“好!好得跟牛犢子似的!我還打算等收了秋,就跟你爸到城里去看你,順路也旅旅游呢。”
我心里生出好大一個疑問。老媽沒病,老爸干嗎要撒謊呢?這么急火火地騙我回來!我跟老媽回家,見到老爸,悄悄問他這個問題。老爸“吭哧”著說:“鎮長讓我騙你回來,我也沒有辦法呀。”我一愣:“鎮長讓你騙我回來?”他連連點頭。我忙著問:“啥事兒?”老爸說:“他就說,就讓我一定把你叫回來。”說完,他就給鎮長打了電話,報告我回來的消息。
一個多小時后,鎮長趕到了我家。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他,想想這事兒挺讓我生氣的,但他畢竟是父母官啊,我老爸老媽生活在這里,備不住就有用到他的地方,還真不敢得罪他。我問他有啥事,他說想讓我給他寫個新聞報道,夸夸他的創新精神。縣里已經下了命令,讓每個鎮推出一條創新新聞,月底前就要完成任務,否則就要追究領導的責任。
我說:“那你得告訴我,你都有哪些創新行動?新思路、新舉措、新效果,都可以。”
他撓著頭想了半天,然后苦著一張臉問我:“非得要真材實料啊?”我點了點頭說:“當然啊。要不,那就成了虛假新聞了,違背了職業操守,是非常嚴重的事,以后我就不能在新聞圈兒里混了。”他連忙搖著手說:“那可不成,往后,我還用得著你呢。聽說你在省報當記者,你不知道我有多高興。我先回去好好想想,你也幫我琢磨琢磨。”
鎮長先告辭了。我老爹就跟我說,真得用用心,幫他寫出這個報道,讓他上上報紙。他是咱這地方的父母官,咱少不了他照應啊。我答應了,然后就到鎮上去轉,想親眼看看有沒有新變化,好找到一個切入點。但這個小鎮實在是沒什么變化,跟幾年前我離開的時候沒什么兩樣。我又在各村轉了轉,實在找不到一點兒變化,不禁有些失望。
第二天一早,鎮長又來到了我家。他興奮地對我說:“找到了,我找到了一個實例!創新,真的是創新,實實在在的創新!”我也很高興,能幫他完成任務是其一,回家探親順帶還能寫篇稿子,宣傳宣傳我的家鄉,那是其二。我忙著問他是什么實例,他還賣關子不肯說,拉著我就走。
很快,我們就來到鎮東頭兒的老馬包子鋪。這是我們鎮上響當當的名號,開業不知道多少年了,皮兒薄餡兒大,味道特別香,總是顧客盈門。我每次走過這里,都禁不住要流口水。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天天吃上老馬家的包子呀。但今天,顧客很少,我也沒聞到什么香氣。鎮長卻興致勃勃地拉著我到了后廚,掀起一個籠屜,興奮地對我說:“看啊,創新包子!”
我探頭一看,見那些包子果然跟普通包子不一樣,褶子全在下面,上面光溜溜的。仔細一看,我就看明白了,原來是把包好的包子反著放到籠屜里的。我不解地問道:“為什么要反過來蒸啊?”鎮長興奮地說:“創新啊。我們就是要想盡辦法,對傳統美食進行創新改造,使它更適合今天人們的需要,也才能把它發揚光大,做大做強,做成產業,規模化生產!不然,像以前那樣,他家的包子蒸了幾十年,不還就是一間小鋪子?這就是創新和守舊的區別!”
我繼續采訪:“這樣創新,有什么好處嗎?”
鎮長滔滔不絕地說:“傳統工藝是包子褶子在上面,包子底兒的皮就很薄了,包的時候稍微不注意,就會漏底,餡兒掉出來,影響顧客的食欲啊,也影響傳統美食的長期發展。這樣一創新,就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如果做大了,也利于運輸,不會在運輸途中發生破損。”
我問他效果怎么樣?
鎮長說效果很好,真不漏底了,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說著,他就拿過一個包子讓我看。還真是的,底子一厚,果真沒有漏的了。我看老板正在一旁搓手,就過去問他:“你們怎么想到要創新的?”老板尷尬地笑笑說:“是鎮長想起來的,不是我們想起來的。”我點了點頭,接著問他:“這個創新項目,是不是很完善了?還有什么后續工作要做嗎?”
老板又搓了搓手說:“包子底兒太厚了,沒有蒸熟。目前最緊要的問題,是解決怎么蒸熟包子的問題。”熟不熟的問題,應該是蒸包子的主要問題。包子都沒蒸熟,你賣給誰去呀?我正不知道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鎮長狠狠地白了老板一眼,一把拉過了我,大聲說:“經過我們的創新,老馬包子已經聲名遠播,不光本鎮的人愛吃,還招來了城里的食客。”
我愕然地問:“哪兒呢?”
鎮長笑嘻嘻地說:“你呀!”說著,他就掏出手機,拍下了我舉著包子的鏡頭。他得意地看著照片,笑嘻嘻地說:“就拿這個當配圖,最有說服力了。你說是吧?”
我愣愣地站在那里,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