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得平-幽默故事
遇到親戚們消極怠工,抓住了訣竅就能輕易擺平:封官不加錢,不封白不封!
崔大石家住郊區,這一年,他拿出多年打工所掙下的積蓄,在村里開辦了一家小型家具廠。
這天,崔大石外出辦事回來,看見廠里的木工老丁,正在車間外的一堆做家具剩下的廢料里翻揀著什么。只見不大一會兒,老丁從那堆廢料里翻出了三截短短的木料,然后寶貝似的捧在懷里,向車間走去。那三截木料雖然短,但做成三只茶幾腿,還是沒有問題的——崔大石不禁一陣感動:老丁這是在搞廢物利用,為廠里節省材料費呢!
想到這,崔大石快步走進了車間,大聲地表揚了老丁,說到激動之處,他忍不住大聲地沖著工人們道:“我看,他完全可以當個車間主任嘛!”
其實,車間里總共只有十位木工,平日里車間里的那點兒事,都是崔大石捎帶著就給管理得井井有條,所以,車間里并沒有設車間主任這個職位。
崔大石萬萬沒有料到,他那句信口開河的話給他惹來了意外的麻煩:當天下午,木工老曹干起活來,一改往日的勤快樣,變得磨磨蹭蹭起來。后來,崔大石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把老曹叫到了車間外面,準備跟他好好地談一談。
誰知,還沒等崔大石開口,老曹就已張開了嘴:“沒奔頭了,沒奔頭了!”崔大石一驚,忙問:“出啥事了?”老曹道:“你看人家老丁,都成了……成了主任了,再看看我……同樣是表叔……這下,親戚們少不了要看我的笑話了。”
原來,自從辦廠以來,崔大石的家人親戚們就紛紛要求到廠里來上班,而崔大石也只好一一“笑納”。就拿老丁和老曹來說吧,那可都是崔大石的表叔。
崔大石這才知道,老曹是為那個“主任”在鬧別扭呢。他連忙道:“那只是說著玩玩的,也沒下文件任命不是?”好說歹說,老曹才總算表了個態:放下思想包袱,干活跟以前一樣勤快。
誰知,剛說服了老曹,倉庫那邊又出了問題:看倉庫的堂弟小崔,對前來提貨的客戶忽然懶得搭理起來。
崔大石連忙趕到倉庫,批評起了堂弟。小崔說:“哥,我還年輕,總不能落在別人后面吧?你看那丁表叔,都已經是……”
崔大石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堂弟也是在為沒被“提拔”賭氣呢!他連忙把說給老曹聽過的話,反反復復地給小崔說了幾遍……
可第二天,崔大石發現,磨洋工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了:搞機修的二舅——老王,明明知道機器出故障了,可就是慢騰騰地不肯修;在食堂里燒飯的是他的老婆翠花,炒起菜來,變得咸淡不均;看大門的老爸——崔老漢,以前看見撿破爛的過來,總是隔著老遠就給轟走了,可現在,撿破爛的就算是進了廠大門,他也是不聞不問了……
老曹和小崔雖說不再磨磨蹭蹭、愛搭不理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們是出工不出力。只有老丁干起活來,像個拼命三郎。
這下,崔大石可愁開了:像這樣下去,自己的家具廠還能有個好?一連幾天,他是吃不下也睡不香。
這天,崔大石終于想通了,他把親戚們召集到一起,宣布了幾項重大的人事任命:老丁,任生產一部部長;老曹,任生產二部部長;小崔任倉儲部主任;老王,任機械化部部長;翠花,任營養部部長;崔老漢,任廠安全顧問……剛宣布完畢,大家就都爭先恐后地干活去了。崔大石不禁暗自得意。
正得意著,崔大石的母親忽然一臉著急地走了過來:“大石啊,你封了那么多的‘官’,合適嗎?”
就聽崔大石小聲地回答道:“媽,太合適了。反正,封‘官’不加工資,封了也白封,不封白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