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甲贏手掌-勵志人物榜
張橋東開商店的時候,誰都不看好,都說他的生意做不大。因為,他所經營的商店處在深山區。
可沒想到的是,他的商店開了沒多久,就吸引了附近村莊的人紛紛前來購物。生意越來越好,由最初的3間開到了8間,每天忙忙碌碌,還雇用了兩個伙計。
其實他經商的秘訣誰都能看得懂:價格便宜,貨物品種齊全。
小到針頭線腦,別人的商店里掙5毛利潤的,他堅持比別人的低1毛。就是這一點點的利潤,張橋東的名聲越來越響,大家都知道,來他的商店里買東西,價格公道還能買到實惠貨。同行說,一指甲蓋的利潤,小心眼而已。
后來他販賣化肥,同樣80元一袋進貨,送到農戶家中,加運費,別人賣90元,算起來掙不了多少錢,可他偏偏賣88元,同樣送貨上門。于是,農戶們就常常等他的化肥,他賣了一車又一車,生意越做越好。別人見他只會便宜,就生氣地把價格調整到85元,結果他很快就賣78元,弄得附近的商販都感到他可能有特別的進貨渠道,也覺得賣化肥實在無利可圖,都沒興趣做了。第二年,索性不做了。后來幾年,附近幾個村莊的化肥都是他一人壟斷。實際上,他并沒有什么訣竅,只是第一年比別人便宜的錢,都補上了后來不夠進貨的差價,弄得別的商販搞不懂,主動給他讓出生意來。其實,他只是比進貨價格少了一點點。同行知道后說,雞毛蒜皮,小點子。
開商店幾年后,張橋東很快有了積蓄,他開始在幾個村莊的連接處的山坡上開家具城。
這次,大家雖然都感到在這個山溝里制作家具沒有前途,但因為是張橋東開辦的,就總想到里面看看。結果,一來二去,看的人多了,買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最初,他還是用價格比縣城便宜一點點,吸引老百姓。老百姓不用到縣城走那么遠,一樣能買到中意的家具,而且價格還便宜,自然樂意來他這里買。最重要的,縣城買來的家具,往往都是2。2米,可他偏偏要把家具做成2。3米,比縣城賣的家具高了一點點。而且,他制作的家具結實耐用,所以,好多在縣城賣家具的經銷商也知道了張橋東的大名,紛紛到他這里進貨。
他的家具生意再次火爆起來。
家具行業的利潤在前幾年是十分可觀的,有人進了他的貨,他的所謂的高一點點就不成優勢了。他開始在賣家具時送東西,別人很快也比照他的方法送禮物。
這樣的效仿并沒有難住張橋東,他開始在禮物上想辦法,從結婚用的彩旗條、紅燈籠、對聯、紅綢緞花,甚至到新娘新郎的胸花,他準備的一應俱全。總之,別人送什么禮物,他總要比別人多一點,別的商販都在價格上想辦法吸引顧客,可他偏偏在禮物上想辦法。從他這里買家具的人,往往感覺自己沒想到的事情,張橋東都替他們想到了,所以他的家具城生意越做越大,擴大到了附近幾個城市。
看著他這么掙錢,好多同行都來討經驗,張橋東伸出一個手指頭:“多付出一指甲,就能得到一手掌。”其實這樣的道理非常簡單,但大家往往都追求利益的手掌,而不能夠持久地讓出那個微小的指甲。
舍與得,其實很簡單,就看你是不是比別人多讓出了一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