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借口-人生
每年8月份,我所在的學校都要迎來一些高考落榜的學生。他們是來復讀的,我們常戲稱之為“高四學生”。登記高考分數的時候,他們往往在講出一個羞于開口的數字之后適時地補充一句:今年沒考好。每逢聽他們這樣講,我都忍不住追問一聲:為什么?答案五花八門:自己病了,家人病了,心情很糟,知了太吵,天氣太熱,不許如廁,筆是假貨(高考答題卡限用正宗2B鉛筆填涂)……我知道了,在這些落榜考生的眼里,自己是世界上最值得憐惜的人,是“瞎了眼”的命運女神無情捉弄,才使得他們與一個本應實現的夢失之交臂。
失敗是一件讓人疼痛的事,但我們聰明地發現一種鎮痛良藥——為失敗找一個借口。小時候跌倒了,媽媽說:寶貝不哭,媽媽給你打這塊破地,打這雙壞鞋。大概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們明白了有一種推卸很受用,有一種解脫很愉悅。于是,當那種錐心的痛再次襲來時,我們便乖巧地閃身,避進一個叫做“借口”的硬殼里,就像寄居蟹避進螺殼中,在一方安謐的天地中冷眼觀看惡浪又掀翻了誰人的夢想。
有一個故事,可以用來嘲笑那些擅長為自己編造借口的人:有這么一位仁兄,他天天到湖邊去釣魚。但不知什么緣故,他總也釣不到大魚。釣友們譏笑他道:你闖進幼兒園里去了吧?他臉孔紅紅,卻梗著脖子講出一個讓人倒下的緣由——你們懂什么?我家只有一口小鍋,如何能煮得下大魚!
哲人說:成功的路上盡是失敗者。但我以為,那些失敗者必有一種共同的素質——正視失敗。正視失敗就是不懼怕展覽愚蠢,把生命中每一個致敗的“蠢細胞”都展覽到光天化日之下,不讓它藏匿,不讓它躲閃。命運舉起皮鞭的時候,就讓血肉之軀去承受,沒有永遠的螺殼做我們終生的避難所,讓皮裂開,讓肉綻開,讓血淌下,讓舌尖一點點舔著那鏤骨的腥咸,告訴自己:承受疼痛是為了作別疼痛,承認失敗是為了永訣失敗,為了擁抱成功,請你去尋覓路口、渡口、出口、但卻不要尋覓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