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干的蠢事-人物
英國著名的博物學家、進化論先驅達爾文在他的日記中記載,他曾經做過一件“蠢事”。
19世紀中葉,達爾文周游世界。一次,他來到非洲的一個原始部落,那里的人住山洞,吃草根野果,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達爾文在那里住了幾天,有了驚人的發現:當氣候惡劣人們找不到食物時,就將老弱病殘的人分而食之。理由是,被吃掉的都是被認為沒有用的(喪失勞動能力)的人。達爾文很痛心:世界已經進入文明時代,而這里的人還這么野蠻殘忍,一定要想辦法改造他們。
他用高價買下一個當地的男嬰,把他帶回英國,他要用現代文明的教育方式,使這個非洲血統的小孩變成一個“文明人”。然后,再用這個“文明人”去改造他家鄉人吃人的原始現狀。16年之后,這個小男孩長成了“文明青年”,達爾文經熟人幫助,把他送回了非洲。
一年后,達爾文又來到非洲,想看看17年后的原始部落有多大進步。可是,他卻找不到那個“文明青年”。當地人告訴他,他們把那個青年吃掉了。達爾文大驚:“那么好的人,為什么吃了?”“他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會做,留下有什么用?”
對于一個社會來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無論他如何“高明”,都不可能改變整個社會的現狀,在人們還沒覺醒的時候,想用自己認為是先進的文明的思想去“統帥”他人,結果只會徒勞無益。達爾文雖然是一位偉大的進化論者,但他違背了最起碼的進化規律:一個人吃人的原始部落,你想在短時期內讓他們進入高度文明的社會,那是不現實的,從野蠻進化到文明,這其中必然要經歷一個漫長而又痛苦的過程,這不是單靠一個或幾個“文明人”就可以改造的。人類的進化是這樣,推而廣之,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