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勁兒的人,總是幸福的-人生
前段時間接受一個采訪,對方問,你周圍的朋友對你最多的形容是什么?
我想了想,回答:“瘋子。”回答完,我很開心地咧嘴笑了。
他們以為我在開玩笑,可我說的是實話。
從最初,家人的咆哮:“你瘋了嗎?”好友的擔憂神色:“你瘋了嗎?”旁人的驚訝:“她發瘋了。”
到后來,家人的沉默,好友的搖頭嘆息“這個瘋婆子”,旁人的評論“她簡直瘋了”。
我已經記不清聽到過多少次這個詞,但我還記得最初聽到這兩個字時,就像被一根刺扎入手指,雖然沒流血受傷,卻總是隱隱作痛,提醒著你它的存在。
在我成長的歲月里,是從何時起,身邊的人開始把我當成個瘋子的呢?
是從上小學的我平淡地對爸媽說“沒有感情了就趁早離婚吧,不用考慮我”的時候?
是從大學里每天打四份工,沒有時間逛街、聚餐、約會的時候?
是從一個人背個小包去那些鳥不拉屎、犄角旮旯的地方的時候?
是從沒日沒夜學英語,拼命申請國外大學、拿到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的錄取通知卻最終沒有去的時候?
是讀了那么多年書突然宣布我不找工作,我要自己開公司的時候?
是好不容易看到風生水起的苗頭,又突然宣布不干了,我要開店的時候?
似乎都有,從來沒有間斷過。總的來說,這幾年可以概括為:
進了五次西藏,走遍了全國,寫了本不像游記的游記;拿了一些國際獎項;決定出國,花一年時間準備材料,拼老命考了780分的GMAT(研究生管理科學入學考試),被哈佛和劍橋錄取,最終沒去;四年本科期間攢了十幾萬元,得以小打小鬧地創業;做過一個服裝工作室,最終沒做下去;成立了自己的網絡公司,做得還算不錯;轉讓了自己的公司,出國八個月,走了七個國家去學習手藝,回國開了沙拉店;開店過程中面對金錢的誘惑也曾動搖過,最終還是搖搖頭咬牙挺了下來,開了四家米有沙拉,還有五家在籌備;而在遇到徐小平老師千萬元投資后,他的一句“你會是沙拉女王,你絕對值你說的這個價”,又改變了我一些選擇。這中間我哭得不少,六成因為壓力,三成因為孤獨,一成因為被騙。
我就這么折騰著,忙的時候像一只陀螺,被各種事物抽得團團轉,閑的時候優哉游哉地背個小包到處旅行,時間竟也快得如同一場一直下著的傾盆大雨,無知無覺。
我像是一個逆著人群走的孩子,中間不斷有人試圖把我拉回正軌,拉回大家覺得對的方向。我卻始終不從,因為我總想著有一天,可以驕傲地對他們說:“你看吧!”
我也不是沒有質疑過自己,但堅持無非就是一件事:別回頭。
別回頭,你以為的絕路,走下去便是坦途。
在每一個快要放棄的關口上,往往是這種不計對錯、不計后果、不計得失的姿態在起著作用,支撐著我相信這條路是對的。
每當我遇到出色的同輩人,我都有種“我還差得好遠”的緊迫感,然后為自己的止步不前而羞愧。我有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學識和積淀,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智商和情商,如果再不拿出不普通的努力和勇氣,拿什么去指望做一個不普通的自己?
我見過很多有心勁兒的人,他們身上如同會發光一般,讓你感受到自己被照耀。那股心勁兒,讓他們對生命、對如何存在充滿一腔熱血,于是眼中有路,心中有光,闖闖蕩蕩,不知疲倦。
而我,也想做一個這樣有心勁兒的人,不為彼岸只為海,跌跌撞撞錯到對。因為這樣的人,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