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千萬別成熟-人生
看《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開頭第一句就擊中我:人生苦難重重。
成年以來,我早已經習慣了一個人面對生活和命運,早已經習慣了獨善其身,雖然我骨子里依然悲觀,可是至少表面上呈現出來的是樂觀開朗并且熱情的樣子。我對于眼下的這一切并沒有感到任何的不適,但在某些特定的時刻,我依然還是會被悲觀輕易地擊倒。
五一的時候,我們一群朋友相約在北京,去看草莓音樂節。
第一天晚上,萬能青年旅店樂隊唱到“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廈崩塌”的時候,我打通一個朋友的電話,舉著手機歇斯底里地喊:你聽啊,你聽啊。
那一刻,有淚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轉。
晚上回去的公交車擁擠程度遠遠超過你的想象,堪比春運,我們幾個人好不容易分批擠上去之后,有個站在門口的男生用已經嘶啞的喉嚨開始喊:咱們唱歌吧!
他吼完之后,全車雷動著呼應他,一車陌生人,紛紛扯著嗓子一起唱: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我對自由的向往……
毫不夸張地說,如果青春中沒有這樣的片段,沒有過這樣的夜晚,我真的會覺得有些遺憾。塵土飛揚,我們歇斯底里地合唱,多么痛快,青春就是又痛,又快。
這些年,我一直就像一個失敗的哪吒,在殘酷而堅硬的現實中負隅頑抗,為了那些飄浮在空中根本沒法命名的東西。
我沒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我一直活得很真,想笑就笑,被傷害了就蒙頭大哭一場。我沒有被這個世界改變,雖然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件好事,也不知道這能否令那些喜歡我的人多少有些寬慰。
我對人生的態度一直淡然得貼近消沉,認為向這個非我意愿而來,又不知道何為目的、何為意義的生命卑躬屈膝地討好是一件滑稽可笑的事情。
面對生活,面對命運,過去的我無能為力,現在也一樣,唯一能做的是保持一點尊嚴和自由,哪怕只是一點點。
很多事情,現在不做,以后也許就再也沒有機會去做了。
所以要趁著還有力氣,一分一秒都不浪費地去享受、去揮霍、去縱情。那些勵志書教給我們的,都是如何贏得讓人羨慕的人生,可是我不想等我到30歲的時候,除了錢,沒有一點快樂的記憶。
你可以長大,但你千萬別成熟。
我要你永遠笑得沒心沒肺,永遠記得自己穿著格子襯衣,躲在鏡頭后面微笑的樣子。我要你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熱愛遠方、夢想、詩歌和流浪。
這個世界有太多虛與委蛇的成年人,但你不需要活得像他們一樣。
正如《死亡詩社》中所說: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浪漫和愛,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獨木舟書摘¤—
◎人真的不必逼自己去做不像自己的那種人,強大固然是好,但脆弱和柔軟也沒什么過錯。一個人不用活得像一支隊伍,只要活得像一個人就行了,有尊嚴,有追求,有夢想,也有軟弱和頹廢的時候。
◎即使每一種青春最后都要蒼老,即使每一個精彩的開頭最后都有一個庸俗的結局,但是我們依然要在自己有力氣的時候,去看一看遠大的世界,無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