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模一改,城墻巧增厚-人生
宋朝官員楊云才在荊州任職時,州中的城墻年久失修,破損嚴重,需要擴建。于是,州府就召集有關人員反復商討,拿出了修建方案,并做出了預算,將方案上報給了朝廷。不久之后,朝廷的批復到了,同意了州府的修建方案和預算,州府方面就開始行動起來。首先需要做的是募集修建基金,官員們在一起開了很多次會議,絞盡腦汁,想盡了辦法,才終于把資金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要辦的,就是準備墻磚,太守命人與磚廠取得了聯系,談好了價格,定好了數量。當所有的問題都落實得差不多了的時候,朝廷忽然又來了一個指示,要求將城墻在原來設計的方案上再增厚二尺。這樣一來,州府方面就犯難了,因為按照原方案做的預算的那些錢,是費盡心機求爺爺告奶奶才籌集到的,現在朝廷要求增加城墻的厚度,原先的預算就不夠了,工程費用無疑就增加了,到哪里再去籌集這么多錢呢?太守一籌莫展。就在這時,楊云才說話了,他說:不必發愁了,我有一個辦法,不必再多花一文錢,就能把城墻按照朝廷的要求建好。太守一聽,忙問他有什么辦法,楊云才就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太守很高興,就吩咐楊云才立即去辦。
于是,楊云才就來到了磚廠,約談了廠主,說是要再考察一下磚廠是否有實力完成州府的任務。楊云才是政府官員,磚廠廠主是私營企業家,對楊云才本來就十分敬畏,又擔心失去了這么大的一樁生意,所以就對楊云才點頭哈腰、畢恭畢敬。楊云才也故意端起了架子,擺出一副十分挑剔的樣子。楊云才提出說是要看看磚塊的模子,廠主便拿來給他看。楊云才看了一眼,故作生氣地大聲說,這個磚模不符合規格,隨手將那個磚模扔到地上摔得粉碎,并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一個磚模交給廠主,對他說:必須照這種規格燒制!廠主連忙答應,表示一定按楊云才所吩咐的去做。
那么,楊云才想的是什么辦法呢?原來,當朝廷要求將城墻增厚二尺的命令下達后,楊云才就計算出了原先預算所需要的磚塊數量,并算出了城墻增厚后所增加的體積總數量,用所增加的體積總數量除以預算時所算出的磚的數量,算出每塊磚只需加寬二分。于是,楊云才便偷偷地做了一個模子,這個模子表面上看來,和磚廠原先的模子沒什么差別,但實際上已暗中加寬了二分。因此,雖然磚的總數量和原來的預算一樣并沒有增加,但累積起來的磚塊厚度卻增加了,恰好是朝廷所要求城墻加厚的尺寸。結果沒有多花一文錢,就完成了朝廷的指示。
楊云才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巧妙地解決了州府的難題。當工程完工后,太守和眾人都對他的計謀佩服不已。幾百年后,明人馮夢龍也贊嘆道:磚塊厚度增加但廠主不知,擴墻工程圓滿完工卻不需再增加費用,楊云才真是用計如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