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人生
臘肉燒白這道菜,每年會在我家出現兩次,小叔自己做,自己吃。
從2008年到現在,小叔一共做了18次臘肉燒白:每年5月12日那天做一次,除夕那天做一次。每次做完,小叔在飯桌上就守著那一盤菜吃。
家里人從不勸阻,因為我們都知道,小叔這樣做,是為了紀念一個孩子。
1
2004年,小叔從師范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北川羌族自治縣關內漩坪鄉教書。那個地方不大,一個年級只有三四十個學生,小叔在學校里是數學老師,也當班主任。像小叔這樣的年輕老師去家訪時,很受學生的歡迎。鄉下人熱情,老師來了家里,家長說什么都會讓老師留在家里吃飯,口頭上留不住,人就會堵在門口。幾次下來,家長們再留小叔吃飯時,他也就不推辭了。
每次學生們知道小叔要去家訪,都會提前找到小叔,問他喜歡吃什么菜,說回家好讓媽媽給他做。小叔實在拗不過,就會說:“那我喜歡吃燒白,你媽媽會不會做呀?”
于是,在漩坪鄉的那3年多,小叔吃過不少家長做的燒白。
那時,小叔班里有一個女生叫欣欣,跟我同歲,性格靦腆。知道小叔會去家訪,卻一直沒敢當面問小叔喜歡吃什么。拖到家訪的那天上午,小姑娘鼓起勇氣,跑到班里其他同學的家里問了一下,再一路跑回家,告訴媽媽:“今天中午做燒白給李老師吃!”
可欣欣家里當時沒有適合做燒白的五花肉,再去市場上買已經來不及了,媽媽就跟欣欣商量說:“家里沒肉了,給老師吃其他的菜好不好?”
欣欣聽了,自然死活不愿意,哭著鬧著非要媽媽做燒白。她媽媽沒辦法,看到墻上掛著的臘肉,干脆就用它做了一份燒白。等到中午小叔來到家里后,欣欣媽媽笑著解釋說:“孩子非要讓做燒白,家里又沒肉了,只好用臘肉做。李老師,你不要嫌棄,我們這個臘肉很好吃,你嘗一下。”
小叔后來沒跟我形容過那道菜的味道,他只是說,那天中午,他吃完了一整盆臘肉燒白。那個味道讓小叔久久回味,有次他還特意去欣欣家里,請教她媽媽怎么做那道菜。當欣欣媽媽知道小叔是為學這道菜專程登門拜訪后,爽快地說:“哎喲,李老師,你客氣啥,想吃就讓欣欣告訴我一聲,我做好了用保溫桶裝上,讓她回學校的時候帶給你。一頓飯而已,沒啥不好意思的。”
小叔說:“那不行,哪能麻煩娃娃跑一趟,我多跑幾趟,學會了,我自己在屋里也能做。”
2
如果不出意外,小叔會在漩坪鄉待滿6年,教完一屆學生,再回到縣城里教書。
可地震來了。
2008年5月12日那天下午,孩子們從家里返回學校。學校2點30分上課,2點20分的時候,差不多所有的學生都到了教室,唯獨欣欣的座位還空著。
眼看著要上課了,小叔正準備給欣欣的父母打一個電話,問問欣欣怎么還沒來。這時,教室突然開始劇烈地晃動,隨后就聽見孩子們的尖叫聲和桌椅板凳倒地的聲音。小叔立刻反應過來,是地震!他朝學生大吼一聲:“快跑!快出教室!”然后他跑到門邊,用后背抵住正在晃動的門,把擠在門口出不去的孩子推了出去。等教室里的學生都跑出去了,他也跟著跑到操場上。
小叔站在操場上,朝教學樓的方向看了一眼,房子還在不停地抖動,不斷有磚頭、石塊砸下來。他把自己班的學生集中到遠離教學樓的地方,幾位男老師集結在一起,爬上廢墟去救被埋的人。
小叔一直在廢墟上刨,刨到第二天早上,十個手指頭已被磨得血肉模糊。
這樣下去根本不是辦法,村里決定,先派幾個年輕力壯并且熟悉路的男人走回北川縣城,去搬救兵。小叔也得回縣城看看家里人是否平安。
滑下來的山體把原來通往縣城的路都掩埋了,小叔一行人只能翻山回縣城。那次他們整整走了兩天一夜。到了縣城,小叔的腳腫得幾乎走不了路,可他直奔我爸上班的縣醫院。得知奶奶和我已經被轉移到綿陽后,他和我爸一起坐車去了綿陽。
3
在綿陽九洲體育館,小叔找到一個從漩坪鄉轉移來的人,打聽小學死了多少人。
那人說:“現在還不清楚,但死的人肯定很多,好多人還沒找到娃娃,又沒有水喝,可憐得很。”
小叔一聽,回想起除了欣欣不在教室,自己班的學生都跑出來了,就問那人:“那你知不知道街上賣臘肉、姓陳的那家的女兒跑出來沒有?”
那人說:“姓陳的那家人就是沒找到女子,怪得很,那女子班上的娃娃都跑出來了,只有她一個人,哪里都找不到。她的班主任又不在,那兩口子急得很,天天坐在學校操場上哭,又沒得啥子辦法。”
小叔聽了,心里一驚,當即就決定趕回漩坪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