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農夫的零垃圾計劃-人生
奧伯龍一家居住在澳洲霍巴特鄉下。在那里,普通的家庭,一年產生的垃圾大約可以堆滿一個三居室的房子。奧伯龍一家距離垃圾中轉站約2公里,他們一家五口平均一天的生活垃圾就要裝兩袋子,一天的垃圾讓他家頭疼不已。特別是一次性的塑料垃圾,燒吧,污染空氣,放著吧,風大時四處亂飛。
有一天,奧伯龍去朋友家玩,看見老人買菜用的是自制的布袋子,他靈機一動:與其擔心垃圾的堆放,還不如少制造一點垃圾。但是要怎么做才能減少垃圾呢?他冥思苦想,家人也獻計獻策。他們決定,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成為零污染者。
他們最先從日常用品開始,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即使是穿的,都盡量在各個方面避免塑料垃圾的產生。咋操作呢?奧伯龍的愛人縫制了各種可以循環使用的小袋子。有的是買米用的,有的是買衣服用的,有的是買菜用的。不管買什么,都把所買之物裝入自備的袋子。在購物的過程中,他們也遇到了麻煩,蜂蜜不能裝入袋子,怎么辦呢?他們看見蜂蜜本來就裝在瓶瓶罐罐里,也效仿著把要買的蜂蜜裝入可循環使用的瓶子中。海鮮和肉呢?可以裝在盒子里,每次去買時,他們都自帶盒子。牛奶就在集市上買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瓶子裝。
買的過程中,塑料垃圾是少了許多。但是,買回來,也會產生垃圾,又要怎么辦呢?于是,他們一家在水槽旁邊,放了兩個小桶。一個小桶專門裝剩飯,然后倒給雞吃。另一個桶里的可腐爛垃圾會倒入后院的堆肥桶,肥料可以用來滋養院子里的蔬果。他們自己種菜種水果。這還不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們學會了自己做各種各樣的果醬。買衣服時,他們也會看看衣服的成分,如果有合成材料再喜歡也不買。一家人甚至學會了制作清洗和美容用品、牙膏,做好的清洗和美容用品、牙膏會放在罐頭瓶里供一家人使用,洗澡也是用香皂代替瓶裝沐浴露。
他們一家每天出門都會帶一個食物容器,一只咖啡杯,一套餐具。久而久之,鄰居發現他家很少丟垃圾,出于好奇心,大家都想去他家看看是不是垃圾堆成山。不可思議的是,他家的垃圾只裝在一個罐頭瓶里。于是,大家都向他家取經,奧伯龍一家毫無保留地把如何少制造垃圾的過程一五一十地說了。甚至還把他們制作牙膏、洗滌劑、除臭劑等等物品的配方向鄰居們分享。
時間一久,在奧伯龍一家的帶領下,他們居住的地方垃圾車都不是每天去運輸垃圾,而是半年去一次,去一次還沒有去別村一天的垃圾多。奧伯龍又開了一家零包裝的生活用品店。從掃把,容器,到吸管,刷子,洗衣粉,里面有各種過“零廢棄物”生活需要的裝備。因為大家環保意識的提高,全世界范圍內,各種零包裝產品店開始在各地慢慢興起。
據統計,從1950年到2023年,人類生產的塑料制品約90億噸。但全球大約只有9%的塑料垃圾是被循環利用了,另外12%被直接焚燒處理,剩下大部分都流入了自然。大約90%的海鳥體內都有塑料碎片,海洋里的垃圾連起來可以繞地球425圈,這樣下去,未來的塑料垃圾只會越來越多。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加起來預計會比海里的魚加起來還要重。面對日益緊迫的塑料危機,如何保護環境呢?奧伯龍一家給大家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
一個人的力量的確有限,但是滴水匯海,只要每個人都有一點小小的改變,像奧伯龍一家,少點些外賣,自帶購物袋,參與的人多了,積累起來也有很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