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派”入門指南-熱讀
電影:莫談明星或劇情
談論電影的第一法則是:永遠不要講里面的明星和劇情,而要講電影世界至高的造物主——導演。“不要說‘迪卡普里奧演的那部警匪片’——那是斯科塞斯的《無間風云》,而且這部電影是關于‘暴力、忠誠和美國夢’的。”“《指環王》可不是什么講哈比人故事的超刺激的片子,而是彼得·杰克遜通過奇幻來表達自己善惡觀的杰作。”
如果在談論《盜夢空間》之前,你讀過這本《假裝的藝術》,那么,你可以吐一口淡淡的煙圈,鼻子里輕輕地哼一聲,提示所有在你面前裝影評家的人注意一下,然后以每秒24幀的節奏說:
“英國文學的教育背景讓諾蘭的這部電影一如既往地充滿了文藝腔,顯然他對文學的理解已遠遠超越了他那個做廣告文案的父親。從小就奔波在英美之間,他的電影充滿身份迷亂的主題。他如今雖然混得風生水起,不過依然陷在深深的悲觀主義中不能自拔……不管怎么說,諾蘭是個非常優秀的導演,但是離他的偶像庫布里克還是有差距的……”
只有門外漢才談論電影的具體情節,而你關心的是鏡頭、剪輯、劇本、燈光、制作,還有配樂,等等。不過這是需要一些基礎的,比如,你要是和別人講到《紐約黑幫》,就說“故事設定富有想象力,不過劇本較弱,但整體來說,出色的剪輯和炫目的大手筆制作使得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
美酒:聲情并茂地談論產地
如果你只能與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拼白酒或啤酒,必然顯得不夠國際化。請朋友喝酒時聽不懂馬丁尼攪拌還是搖晃的英文說法,也會令你的形象大打折扣。
作為一個真正癡迷威士忌的人,一定要聲情并茂地談論它的產地,“你選的純麥威士忌必須來自高地或艾萊島。高地威士忌要更甜潤一些,艾萊島威士忌則以帶有煙熏味和泥炭味而聞名。”
著名女詩人翟永明在成都經營“白夜”酒吧多年,常接待各類文人、學者、藝術家,卻感嘆有人喝紅酒時拿隔壁餐廳的兔頭作為下酒菜。
其實,學習幾個簡單而又足夠有范兒的品酒用詞,秒殺所謂葡萄酒專家自然不在話下。“果香被用來形容酒里面的果味,也就是葡萄的味道,而果味是葡萄酒的重要特點之一”。“單寧其實是葡萄皮和莖里面的一種化學成分,會給紅酒帶來干、澀的口感。”“對于新手來說,數數‘尾調’的長短恐怕是最容易的一課了,而且說起來也會讓你顯得很懂行。”
書籍:裝備發霉的經典之作
愛好閱讀似乎是一個人有品位的標志性品質,讀什么書甚至成了人們攀比業余生活的一項熱門指標。君不見暢銷書的腰封上印滿了毫不相干領域的名人推薦嗎?上市公司的老總也常在博客中更新自己的讀書心得嗎?你會經常看到人們在微博中貼出“新入手幾本好書”的封面照片,或者突然摘一句19世紀某作家在他非著名作品中的人生感悟,而其實,很多人極可能只是在機場書店掃到一眼書名,然后搜索這本書的基本資料。
談書你可以這樣談:“我覺得,(作者的昵稱)對死亡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了。”“我剛看了一本特別有意思的短篇故事集,不過這本書還沒有翻譯成中文呢。”
裝高雅,下點本錢搞些必備的道具:
“一整套普魯斯特,而且是簡裝的。”“幾本長了霉的薩繆·貝克特、弗吉尼亞·伍爾夫、克里斯托弗·伊瑟伍德、弗拉迪米爾·納博科夫和簡·奧斯汀作品。”“印有一些獨立書店、二手書店牌子的書簽。”
至于發霉的經典之作去哪里買到(或者只能買到新書時怎樣令其迅速發霉),各大城市的獨立書店都坐落于何處?連這都搞不定的話,你就面壁罰站3分鐘,趁早洗洗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