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配得上一句“有眼光”-成長
有時候,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是有問題的。前幾天,去一位朋友家小坐,她家住四樓,樓下有湖,再遠望,可以看到鐵路和大橋,視野很好,小區樓高三十二層,我替她遺憾,這么好的風景,如果樓層高些,肯定景觀越來越好。可是她說,我當時選四樓是有原因的,一般人認為樓層越高風景越好,其實不是這樣,高處看到的是天空,而我的視線范圍內是景色,如人在畫中。而且樓層越高,噪聲是越大的,四樓反而寧靜多了,一點聲音都聽不到。我為她不一樣的視角折服,人的思想是很容易隨大流的,普遍的認識替代了個人的思維,造成了錯覺。她好像給我上了一課。
她又聊起前段時間去巴黎的情景,她說有人去巴黎是購物,我是去看巴黎人,巴黎人真漂亮,不一樣的。我從背影可以認出他們來。巴黎人的身形勻稱纖長,比例非常好,倫敦人顯得塊頭大而健壯,沒有靈氣,而德國人的背影都顯得嚴肅不放松。她的說辭很不一樣,而且又換了一個看人的角度,看背影。真有靈氣。她說,可以從背影看出年齡、性情和活力。太厲害了。
一堂眼光課,讓我受益很多。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多。我有一朋友,她今年的計劃是考托福。我驚訝不已,她人到中年,并沒有深造的打算,因為老公是老外,當然也沒有移民方面的問題,這是哪門子的心血來潮?她笑笑說,我從事英語考試咨詢行業,想了解托福考試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只有親自考一次,我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道道,真正幫助和指導別人,更有說服力。
也是這個朋友,她提到這么一件事,她說曾經有一位知名度相當高的人這樣評價上海作家孫甘露,說他一定有一個華麗的童年。這個評價相當高,所謂華麗的童年,在我的理解中與物質關系不大,而是得到很多的愛,很有安全感,這樣的人呈現的狀態很放松自然,外人看上去很舒服。她說,我很認同這個觀點,因為她老公就是這樣的人。她說有時暗暗觀察老公,他有很多小快樂,洗碗時會哼歌,坐在房間里看書時的那種享受和寧靜,讓她恨不得拿相機拍下來,也讓她很是羨慕,這種發自內心的快樂是很多中國人所缺的,因為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太強烈。她后來問過老公:你是不是有一個很幸福的童年?她老公想想說,是的,我的童年非常快樂。朋友后來對我講,我看一個成年人身上出現的種種問題,他們都想去改變去掙扎,一點都不放松,這個真要命,我會追溯到童年,我考慮問題的角度就不一樣,也多了一些理解和包容。
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問題,讓我收獲良多。
莫言曾在一次談話中提到,他每次飛回山東,總喜歡去女兒家寫作,因為女兒家離機場很近,特別安靜,可是有個問題,出租車司機等了半天,一聽說只去這么近的地方,第一念頭當然是不高興,莫言說這種情緒完全可以理解,他是這么做的,不是你不高興我也不高興,他一上車,就遞給司機一包煙,說對不住了,我去的地方離機場近,讓你空等了。瞧,先說不好意思,別人當然得到理解似的,也覺得高興,皆大歡喜。這種方式實在高明。很多問題,換個角度換種眼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