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里的碎片-成長
那時我已經開始學會扮酷。每天早晨會在鏡子前蹲上半個小時,細心打扮一番。有女孩子過來,我就會學著周杰倫的模樣,高調地唱起《辣妹子》。
十六七歲的男生,單純又任性,總會抓住一切賣弄自己的機會,放任自己大把大把的青春。老師們在校園里看見我們模仿周杰倫穿得光彩奪目、頭發奇形怪狀,就會板起臉來訓斥一番。我們會恭順地低著頭,“聆聽”老師的教誨。但等老師走遠,我們就七嘴八舌地湊在一起,互相吐槽,直到心滿意足才離開。
上物理課的時候,老師在講臺上唾沫橫飛地講著功與動能的關系,鄰桌的湯宇聽著無聊,就給物理老師畫起漫畫來。剛畫完,他就迫不及待地拿過來與我分享。就在我欲驚呼的一剎那,物理老師板著臉走了過來,然后命令他拿著自己的杰作在班上巡展。
回到座位上的湯宇不安地等待著老師狂風暴雨般的冷嘲熱諷。教室里沉寂了片刻,冷不防地,物理老師冒出一句:“湯宇同學,你太高估我了,你老師我可沒有這么帥呀!”
頓時,講臺下有人歡呼、高喊,那聲音似乎要刺破天空,像一群被束縛了很久的狼,呼叫著沖破牢籠,釋放著自己青春的無窮能量。
我至今清晰地記得,那天,一場由湯宇引發的“草繪革命”就這樣拉開了帷幕。在我們那所被學習壓得死氣沉沉的高中,這場革命猶如一場臺風,迅猛而又熱烈,卷走了死寂,帶來了生機。從那以后,我們會把自己喜歡的動物、花草、漫畫人物畫在自己的課本上、作業本上,更多的時候,我們會將那些自己鐘愛而又抽象的圖案刻在自己最心愛的MP4和手機上,其中的寓意,只有物品的主人才知道。
老師們也無力阻止這股青春潮流,只得任我們在書本上、作業本上胡亂涂鴉。平日里苦著臉的美術老師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因為再也不用他吩咐,我們就會安安靜靜地作畫,而不是吵吵鬧鬧地在課堂上下棋、聊天,那顆年輕躁動的心終于安靜了下來,那些繪滿青春符號的作業本、課桌,就像一件件寶貝,陪伴著我們快樂地成長。
今年,我回到母校,看那一群散發著青春活力的男孩女孩,只一眼,我就能窺見那些躺在青春記憶里的碎片,也終于明白,自己一路向前奔走,卻始終忘不了身后那段年少時光的原因。
不是不忘,而是不愿遺忘那些躺在青春記憶里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