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著所有的力氣變美好-成長
偶然看到一個林志玲的演講,印象深刻極了。志玲姐姐談及好幾年前的那次摔馬事件,肋骨骨折。她說,從醫(yī)院醒來的那一刻,醫(yī)生告訴她,肋骨骨折,會非常痛。她只問了醫(yī)生一個問題:“會好嗎?”醫(yī)生說:“會!”志玲姐姐說,從那以后,她沒有再喊過一聲痛,沒有再掉過一滴淚,她要把所有的力氣留著讓身體復原。
想起了之前在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里,遇到的一個踢足球的少年。他叫盧卡斯。清晨七點鐘去貧民窟的時候,他已經在只有八分之一足球場那么大的一塊空地上,和一群光著腳丫的少年在一起踢足球。和我同去的警察對我說:“你沒有辦法想象他們有多想成為足球運動員,他們沒日沒夜地在這里踢球,除了吃飯和打零工賺錢養(yǎng)活自己的時間,他們都在踢球。”
“這里會出下一個羅納爾多嗎?”我看著這些興奮地奔跑著叫喊著的孩子,看癡了。空地外凌亂地放著他們的人字拖,每一雙都已經黑舊得看不出人字拖原本的顏色和花樣。我在想,羅納爾多曾經對媒體說,他們都光腳踢球,看來這是真的。小羅納爾多曾經也對記者說,童年什么都沒有,只有足球,看來這也是真的。
這些穿著破爛不堪背心褲衩的孩子,他們輕盈地帶球,用力射門,在這些時刻,好像貧民窟的貧窮和危險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存在的,現實的饑餓和潦倒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不存在的。他們踢球的樣子在灰色的貧民窟里閃閃發(fā)光。而我的手表,指針指在早上七點半。
那一刻,我想起了大學時代的自己。如果上午頭兩節(jié)沒有課,那么七點半應該還沒有起床。但是等到要考試,我首先說的卻是,我沒有時間。現在想來,這些抱怨,除了帶來自我消耗以外,到底得到了什么呢。
電影《上帝之城》充滿了人性的墮落和無盡的暴力,讓人感到恐懼。我沒有想到的是,在灰白的磚墻、骯臟的街道、土黃色的泥地組成的上帝之城里,看到的居然是一群閃閃發(fā)光,擁有金燦燦笑容的少年們。
警察叫來那個叫盧卡斯的少年過來和我們聊了一會兒天。他說他十點要去修車店幫人洗車賺一點錢,不去洗車就沒有飯吃。
盧卡斯一本正經地和我們從技術角度分析著他踢球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貧民窟里任何一個熱愛足球的孩子講起足球來都是一套一套的,絲毫不遜于任何一名足球解說員和評論員。他們談論著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和需要改進的問題。
當然也談論著他們的偶像們。盧卡斯眉飛色舞地說著他的偶像內馬爾,他說內馬爾小時候就和我們一樣,他也沒錢,但是你看,他的技術多好,他踢得多棒。
盧卡斯每天一到十點就要去洗車賺錢,但他并沒有沮喪。他說這是現實生活,總要活下去。我說,你并沒有很多時間來踢球;盧卡斯很不以為然,反駁我,只要早起就可以去踢球。他無比堅定地相信這個已經掉了皮的,棉絮都要飛出來的足球會帶他去他想要去的地方。而他,要留著所有的力氣踢球,只有這樣,“那一天才一定會到來”。
很喜歡王瀟的一句話,“記住那,關于光陰的教訓,回頭走,天已暗,你獻出了十寸,時和分,可有換到十寸金”。沒錯,不能再自我消耗,我們要留著所有的力氣,用來讓自己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