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獨特,所以獨有-成長
10年前,一家市級晚報編輯部,同時招聘來兩個大學生。
第一個大學生很快脫穎而出——他每周寫40余篇稿子,這些稿子的顯著特點是短小、平淡。雖然是短稿,但他每天投入大量的精力搜羅稿件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因為稿件短小,又是家長里短、平常巷陌故事,填補大稿“縫隙”很合適。因此,編輯部對他的稿件很滿意,他的報酬不但很可觀,領導對他的賞識率也直線上升。
另一個大學生就大不一樣——他在編輯部坐不住,每天找借口出門尋找新鮮材料,結果大都空手而返。他每周只交兩篇稿子,不過都是長稿。稿件雖然很獨特,但量少,很難滿足晚報版面的需求。因此,領導和編輯部很不滿意他的工作態度,領導多次找他談話,但他還是由著自己的性子,我行我素。領導見其是朽木不可雕之人,決定辭退他。
就在辭退他的前夕,意外的事情發生了:他所采寫的稿件中,有三篇獲得全國各項評獎,均是前三名。這讓編輯部所有的人都很納悶,也讓領導很吃驚。
領導再次找他談話,問明緣由,他坦然一笑,說:“在一周時間內,我花兩天的時間構思和策劃稿件主題,三天的時間出外采集相關的信息材料,一天靜心寫稿。每篇稿子寫好后,我會找不同的讀者閱讀,讓他們提出意見,然后綜合他們的意見,再次修改校正,直到我自己滿意了,才交給編輯部。”
正是他沒有循規蹈矩走老路,獨特的稿件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晚報發行量一路飆升。
10年后,第一個大學生還是晚報的一位編輯;第二個就不同了,他成了長江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他叫陳光。
獨特是創新思維的急先鋒,獨有是創新結果的收獲。循規蹈矩,看似坦途,往往路途遙遠;另辟蹊徑,看似離經叛道,往往是通衢捷徑。打破常規,就得獨特;創新之首,就是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