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個冤家閨密-友情故事
前幾天,我看了一檔關于大s和吳佩慈的訪談節目。主持人問:姐妹淘中你們倆走得最近,關系如此之鐵,是不是因為彼此最對胃口?兩人雙雙否認。大s補充說,吳佩慈是閨蜜中最愛跟自己唱反調的那個人。鬧了半天,最鐵的閨蜜竟然是“冤家”。
讓我慶幸的是,我身邊也有這么一位冤家,我給她起了一個聽上去很曖昧又有點肉麻的呢稱——冷美人。每次我叫她冷美人的時候,連給我們續水的服務員都聽得出其中的刻薄和消遣味。誰讓她老給我潑冷水呢?
婚期定下來之后,我在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跟閨蜜們分享。大家問我去哪里度蜜月時,我音調上揚八度,甜蜜地說,當然是我一直想去的馬爾代夫。一想到男友“一切從簡”的原則,我又補充了一句,男友說去三亞算了,蜜月只是個形式。剛說完,閨密們都舉雙手贊成我去馬爾代夫。只有坐在角落的冷美人非常淡定,她從婚禮開支到旅行費用,幫我做了非常冷靜卻很“冷場”的分析,結論是:過日子要從長計議,在手頭不太寬裕的情況下,不必打腫臉充胖子。
回到家里,我和男友拿出紙和筆一合計,發現手頭的錢真不夠一趟馬爾代夫雙人游,于是退而求其次,去了三亞。
在第三次炒了老板后,我豪邁地招呼眾閨蜜大吃一頓,祝賀我恢復自由身。飯桌上,大家輪流把那些可惡的老板罵得狗血淋頭,聽得我大呼“解氣”。冷美人卻很白癡地問了我一句:“你連炒三個老板,每次都只聽到你罵罵咧咧,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扯著嗓子喊,“你是別人派來玩我的吧!都說吃人的嘴軟,你倒好!”冷美人不慍不火,指著在座的閨蜜說,你問問大家,是不是也贊同我的看法?我從大家躲避的眼神中找到了答案……
我的興趣跟天氣預報似的,變得快。看美劇那會兒,我是米帥的忠實粉絲,當時嚷著惡補英語;后來看韓劇,又動了學韓語的念頭;再后來,覺得法語聽上去浪漫且優雅……說這些時,我只是過過嘴癮而已,沒想到聽的人卻當了真。
一天,冷美人聽完我的“宏愿”之后,很不屑地說,練練嘴皮子誰不會?你把這些“立志”的時間用來認真地學一門語言,豈不比在此空說強多了?被她這么一激,我賭氣報了韓語培訓班。
那年年底,公司組織去韓國旅游,我之前學的韓語竟然派上了用場。回來后,領導和同事都對我刮目相看。
每次冷美人跟我唱反調時,我恨不得沖上去扇她的嘴巴,或者掉頭走人,從此絕交。事后我卻發現:一個人只有真心為你好,把你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才會說那些不討好的真話。想到這些,我心里感到很溫暖。
如果你和我一樣,曾經“失手”將她們拉入黑名單,那么趕緊把她們找回來吧,驗證信息可以這樣寫:嘿,說點好聽的有那么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