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時光斷想-親情故事
坐在疾馳的列車上,窗外是北方大地無邊的寒冷。正是歲尾,臘月將盡,車廂里的人都流露出回家過年的期盼與喜悅。
鄰座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人,一身農民工打扮,他癡癡地望著車窗外飛逝而過的白茫茫大地,臉上有一種極寧靜的神情。漸漸地和他攀談起來。我問他在外面打工苦不苦,他一笑,露出雪白的牙,說:“在外打工哪有不苦的,可是苦歸苦,心里卻樂呵著呢!每年過年回家,看到家里人那高興的樣子,就覺得一切都值了。”
他的幸福如此簡單,心愿又如此樸素,我忽然明白,容易滿足的人都是幸福的。就像童年時,一堆小石子,一顆玻璃球,都會給我帶來巨大的快樂。
那一年,松花江發大水,有一個親戚家所在的村子,也被洪水沖垮。待水撤后,我去看望親戚,他正帶著幾個兒子在修建房屋。他們的臉上,沒有一點災后愁苦的神情。我向他慰問的時候,他笑著說:“沒事沒事,你看,一家人都好好的,房子沖倒了就倒了,早該重蓋了。人沒事就好啊,有人在,啥東西都能回來!”
當時的我正處在一種患得患失的心境之中,心情煩亂無比。親戚的話讓我很是震撼,極樸素的道理,只要有人在,一切失去的終會重新獲得。
上大學時的一個晚上,我在校園里遇見一個失聲痛哭的女生。過去詢問,原來她和深愛著的男友分手了。
后來竟和她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在青春歲月里,總會有些猝不及防的傷害,入侵易碎的心。即便平復了傷口,那份痛也會停留很久。直到畢業,我覺得她也沒有真正地快樂過。
沒想到多年以后,我竟又遇見了她。她早已脫盡了當年的青澀與稚嫩,閑談間眼中有著一種超然。回首那段前塵,她的言語之中不再有惆悵,不再有怨恨,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對往事,對那個曾負了她的人,她甚至有了一份感激、一份感恩。
是的,當我們超越痛苦再回過頭來欣賞痛苦,就會有一種幸福的感覺。那是歲月釀就的美好,在你回首時,為你獻上的一份不期然的幸福。
去年,去一所殘疾人學校采訪。那些十幾歲的孩子都坐在教室里,陽光從窗口柔柔地灑進來,每個人都平靜得像祥和的小天使。我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問題:你覺得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一個聾啞學生站起來,用手語比畫了一陣,老師翻譯說:“他說的是,如果能讓他聽見世界上各種聲音,能讓他親口對父母說出自己的愛,那就是他生命中最幸福的事!”
一個盲人小姑娘說:“我從出生就什么也看不見,一切都要靠手去感知,在心里想象。對我來說,能讓我看見這個世界,哪怕只有一分鐘,也是最幸福的事!”
那些孩子回答完問題,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起來,最后,他們的班長站起來說:“那些想象中的幸福,我們永遠也實現不了,而我們覺得,作為殘疾兒童,我們能坐在這個教室里學習,就是我們大家最幸福的事了!”
他們不但能想象未知,更能珍惜現在。眼前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全部。
據說,一個人如果不必流浪,還可以填飽肚子,那他就要比五億人幸運;如果冰箱里有食物,衣柜中有衣服,房間里有床,那么他就要比45億人幸運。
據說一個人如果雙親健在,妻賢子孝,那么他就要比世界上95%的人幸運;如果一個人身體無恙、事業有成、親人健在、家庭和睦,那他就是世上最幸運的人了。
也許你正為自己的身高而苦惱,也許你正為父母不給你更多的零花錢而氣憤,也許你正為生活的瑣事而煩躁不已,想想比你更不幸的那些人,實際上你的境遇可能還不能稱之為不幸。是的,我們與幸福的距離,其實就隔著一顆對生活的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