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那最動聽的聲音-人生故事
在山巔,在荒野,在水畔,在汪洋大海上……一個身形纖瘦的女子,掛著耳機、拿著毛茸茸的大麥克風,默默記錄著大自然的聲息。她名叫吳金黛,十年來,走遍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來尋找最動聽聲音。她將青蛙的情歌、鳥兒的歡唱,甚至是風聲、流水聲、雨的滴答聲融合成一曲又一曲動聽的音樂,用天地間最悅耳的呢喃喚醒了人們的耳朵。原本工作穩定、生活富足的她,為何會有如此令人驚嘆的靈感,并愿意放棄所有去將其實現?其實,她在追逐最動聽聲音的同時,也在找尋著那個人……
人海中遇見你
1992年,22歲的吳金黛從美國楊百翰大學音樂系畢業。她家境優渥,父母一心想讓女兒嫁個好人家。因此原本想去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的她,只能在父母的一再催促下,回到臺南當了一名音樂教師。一年后,她和建筑師閔琦訂了婚。
1994年7月,吳金黛被臺南市教育局委任了一個重要而獨特的任務——跟隨學者們研究原住民,并搜集他們的音樂。臨行前,閔琦卻在她面前露出了不愉快:“你還是別上班了,回來做個全職太太不好嗎?家里又不缺你那點薪水。”吳金黛十分反感,在和閔琦大吵一架之后,飛往了花蓮。
踏入人跡罕至的高山后,吳金黛深深體會到,少數民族淳樸的生活方式、秀麗的大自然風光,滌蕩和撫慰了自己喧囂已久的心靈。一天,他們來到阿美族酋長家采風。工作間歇,吳金黛信步閑逛,不知不覺走到了海邊。海浪拍打礁石的嘩嘩聲、海鷗此起彼伏的應和聲、還有遠處船只的汽笛聲,讓她的心情變得如海水般寧靜澄澈。她久久沉浸在冥想中,冷不防一陣大雨劈頭蓋臉砸下來。她趕緊跑到了村頭的大榕樹下躲雨。突然,一陣若有若無的聲音勾起了她的好奇。
這是種什么聲音呢?時而清亮悠揚,時而低回婉轉,讓她想起了小時候,蟬在樹上聲聲鳴唱的老家夏天;想起爸爸給她買的風車,在窗臺上歡快地奔跑……這聲音有種魔力,穿透了她的心房。吳金黛繞到樹后,發現村里祠堂的門檻上,坐著一個頭發胡子亂蓬蓬的年輕人,嘴里含著一片樹葉。啊,原來那樣動人的聲音,竟然是用簡單的樹葉吹出來的!吳金黛好奇又佩服,她走到年輕人身邊,問道:“能教教我嗎?”兩個渾身濕透的年輕人,一個教,一個學,在樹葉口哨聲中,雨停了,風住了,月亮悄悄掛上枝頭,將他們的背影印在了祠堂的墻上,也印在了吳金黛心上。
交談中,吳金黛知道了年輕人叫林郁文。雖然他天生視力有缺陷,卻喜歡背包旅游,一邊把聽到的聲音譜成樂曲,一邊吹奏陶笛謀生,迄今已走遍了歐亞大陸。
“你知道嗎?”林郁文神情愉快,侃侃而談:“在臺灣,有一種非常奇特的爺蟬,它不僅個頭華麗,而且叫聲也是同類當中最響亮有力的。每年夏天,我都爭取回臺灣,聽一次爺蟬的叫聲……”盡管看不見,林郁文還是側過臉對吳金黛說,“聲音,就是我最美的世界。”
此時吳金黛看到的,則是一雙清澈如水、無欲無求的眼睛。誰說他看不見東西呢?他的內心分明繁花如錦。吳金黛生平第一次有了心動的感覺,她感到剎那間潛藏在生命中的鼓點驚天動地地響了起來,難道這就是愛情?再過半年,她就要和閔琦結婚了,可是,她有些驚駭地發現,那些都已很遙遠,反而是眼前的陌生人,才是能敲響她心靈的鼓手……
很快,在林郁文的幫助下,工作組在阿美族、馬太鞍部落的錄音工作都順利完成了,他們的下一站將要前往蘭嶼島,采訪泰雅族群。臨行之前,吳金黛對林郁文萬分不舍,她已經習慣了每天和他一起分享異彩紛呈的聲音世界,在大自然的懷抱里盡情享受海風、落日、晚霞和潮音……相比之下,在閔琦身邊那些華而不實的生活,是多么蒼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