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錢-校園故事
童年時,星期六早上是爸爸給我們幾個孩子發零花錢的時間。在指定的時刻,我們幾個小孩在家門口的橡樹下排成一隊,來領一毛錢的零花錢。我至今記得這樣的一幕:
父親坐在樹下臨時擺放的一張桃木桌后,發給我們每個小孩一個五分硬幣和五個一分硬幣。我們一得到這些硬幣,就必須立刻把兩個一分硬幣還給他。父親這樣解釋:“在你們的生活中,你們永遠不可能得到你們全部的工資,其中有一部分會開銷到稅收、房屋貸款等等上面。”
我們緊緊抓住剩下的八分錢,轉身回屋里。在這之前我們有一個選擇,就是可以往我們的“銀行”一個隨便在上面開了一條縫的橙汁罐里扔下任何數量的硬幣,或是什么都不扔。橙汁罐上貼的標簽寫著:到歐洲(旅行)。有時我會把五分硬幣投進去,希望爸爸能看到我這么做,并夸獎我懂得儲蓄。而我的哥哥經常是漠然地走開,一分錢都不存。
小時候的零花錢讓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1.我不能指望父親能夠資助我。
2.你無法留住你所有得到的東西。
3.生活是不公平的:我哥哥最終和我坐在同一艘船上到歐洲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