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高考圓了大學夢-校園故事
2005年高考,湖北荊門有一名考生用腳答題,并取得了優秀的成績。然而,因為他失去了雙臂,沒有被大學錄取。直到新生入學半個月后,經湖北省省長的關心,他才終于走進了大學的校園。這名18歲的無臂少年名叫程小瑞,是今年湖北大學錄取的最后一名統招生,有人稱他是我國高考歷史上“用腳參考第一人”。
無臂少年的艱難求學路
程小瑞家住湖北省荊門市沈集鎮。讀小學三年級時的一天下午,程小瑞放學回家,在經過一個設在路邊的配電室時,他和幾個年幼無知的孩子看到電線桿上掛著一個龐然大物,很像碩大的“螃蟹”。出于好奇,他和伙伴們走了進去,爭著向上攀登,程小瑞搶在前面。沒想到剛靠近電線桿,他就被露天變壓器強大的高壓電流擊倒,兩條胳膊被燒得焦爛,手掌被電擊出兩個窟窿。鄰居們發現后,立即把他送到醫院。醫生說,為了保住生命,程小瑞的雙手必須盡快鋸掉。當他醒來時,雙手已經永遠地離他而去。
年僅9歲的程小瑞不幸失去了雙臂,與死神擦肩而過。這是一名少年無法承受的致命打擊,是一顆稚嫩的心靈難以面對的殘酷現實。看到病房里的小朋友高興時的手舞足蹈,他感到自己沒有希望了。好幾次,他哭著問醫生:“沒有雙手,活著還有用嗎?”父親抱著兒子說:“別著急,有辦法,有辦法的……”程小瑞癡癡地瞪大了雙眼:“媽媽,有什么辦法嗎?”母親忍著淚說:“瑞兒,你沒有了雙手,但你還有雙腳呀,這就是你的希望啊!”
說著,母親買來紙筆,把紙鋪在病床上,把筆插在程小瑞的腳趾間,教兒子用腳寫字。雖然程小瑞失去了雙臂,但大腦是健全的,還是像過去一樣聰明伶俐。母親不忍心將殘疾的不幸重疊在孩子的心靈上。但是,沒有手臂又如何寫字學習?
剛開始,母親試著讓程小瑞用嘴銜筆寫字。盡管鉛筆很短,牙齒還是難以控制筆桿,字寫得歪歪斜斜不成形。寫不了一會兒,程小瑞就脖子酸痛,頭昏腦脹,眼花目眩,口水順著筆桿淌到了紙上。
母親又找來布條,將鉛筆牢牢地綁在程小瑞的腳趾上。通過一段時間的反復練習,程小瑞終于可以將簡單的一橫一豎聚攏到十字方格內。三個月后出院時,程小瑞已能比較熟練地用腳寫字了。
從此,9歲的程小瑞開始了艱辛而頑強的求學之路。休學兩個月間,傷殘尚未痊愈,他就苦學苦練,基本上可以用雙腳替代雙手翻書、寫字、吃飯、刷牙、梳頭,生活也開始學著自理了。
不久,程小瑞就向父母嚷著要上學。為讓程小瑞到學校接受正規教育,母親跑了整整一個星期,校長不相信一個無臂的孩子還能夠讀書,借故推辭。母親陪盡了笑臉,道盡了好話,學校才重新接納他去上學。此后每天早上,母親6點鐘便起床,為程小瑞穿衣、洗漱、喂飯。程小瑞上學要走五六里崎嶇的山路,母親擔心他摔倒了起不來,就常常陪著去學校,并把班里的爐火燒旺后才一路小跑趕回去洗衣服,做飯忙家務。
令人驚奇的是,程小瑞的學習成績并未受影響。課堂上,他無法記筆記,就搶著回答問題。放學后,他就借同桌的筆記,坐在家里用腳抄。小學時期的那段非常歲月,他是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百般呵護下度過的:看到他臉上有鼻涕,同學們主動幫他擦掉;上廁所時,伙伴們幫他解褲子;放學回家時,同桌會主動幫他背書包。重返課堂,讓程小瑞倍感大家庭的溫馨,集體的溫暖和師生的期望,無疑給程小瑞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從那時起,他就暗自下決心不能辜負好心人的一片真情。程小瑞的學習成績一直在全校名列全茅,小學畢業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被沈集第二初級中學錄取。
2002年,程小瑞又以585分的優異成績考入重點高中沙洋中學。學校離家太遠,程小瑞住讀遇到了許多困難。在長期艱難的求學過程中,他的獨立生活能力鍛煉得越來越強,基本上實現了生活自理。用腳吃飯,用腳梳頭,用腳敲電腦,用腳跟朋友們下象棋。在沙洋中學這所具有優良傳統和嚴謹學風的校園里,程小瑞如魚得水,學校特別為他專門配制了桌腿鋸短的特制課桌,安排品學兼優的同學和他同桌,冬天看到他的腳凍傷時,同學們主動為他暖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