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定主意時問問良心-職場故事
我國西南邊陲小城瑞麗,是產自緬甸的珠寶玉石集散地,素有“中國的翡翠源頭”之稱。這里最多的商鋪自然是珠寶店,而其中最大的一家,是一個叫張安鳳的女人開的。她來自湖北武漢,沒什么文化,幾年前因為所在的企業倒閉下崗,為了謀生計不得不背井離鄉出來打工,讓人都感到疑惑的地方就是這樣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女人,卻把生意做成了瑞麗珠寶行業的老大。不但別人弄不明白,就是張安鳳自己也時常感到奇怪。
這一天,店員給她送過來一塊小小的石頭,并輕聲解釋了一番,看著店員興奮的笑臉,張安鳳卻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境地之中。
那是一塊兒橡皮大的翡翠,閃著清冷的光彩,可此時在張安鳳手里感覺就像燙手的山芋,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原來,半個月前,昆明的一個客戶在張安鳳店里看中了一塊碧綠剔透的翡翠,雖然價值不菲,但來人出手闊綽,當即拿出138萬買下了,并讓張安鳳用這塊料子給他定做一件首飾。張安鳳深知玉石的珍貴,為了盡量節省原料,她和雕刻師反復研究,根據石頭的特點精心設計,包括如何切割都做了細致的謀劃,最后他們選定了最費工卻最經濟的工藝,結果成品做好后,還剩下了一小塊比較完整的玉石料。你可別小看這塊翡翠,光裸石就值20萬,如果做成飾品少說也能賣幾十萬。
幾十萬啊,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當初他們夫妻兩人剛來這里時,身上僅剩下幾十塊錢,如果找不到工作,吃飯都成問題。千里迢迢從那么遠的地方來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謀生,不就是因為窮嗎?對張安鳳來說,她對錢有一種特別親近的感情,即使現在有錢了,她也從來沒覺得錢扎手。
跟她干了多年的店員也是一樣的心思,看到張安鳳猶豫的神情,她忍不住勸道:“大姐,我們已經按客戶的要求做出東西了,剩下的這塊玉石料子是咱們精打細算省下來的,不給他他也說不出什么。況且這塊料做好了可以賣幾十萬啊,有錢不賺,咱們不是傻嗎?”
這道理張安鳳自然是懂的,可她唯一覺得不對勁的地方,就是良心感到不安。她一會兒從柜臺里拿出來,放在眼前端詳一陣子,一會兒又放回去,起身在屋里徘徊,一會兒又靠著墻靜靜地站著,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想來想去,她終于想明白了,她不能平白無故占人家的便宜,心里不踏實的錢不能掙。
一旦選擇了放棄,就像丟掉了壓在心上的一塊大石頭,她一下子釋然了,坦然的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臉上。
客戶來拿貨的日子到了,張安鳳拿出客戶定做的首飾給他看,滿臉帶笑地問:“喜歡嗎?”
客戶一邊愛不釋手地擺弄著那別致玲瓏的小東西,一邊樂開了花似的說:“非常喜歡,非常滿意,很開心!”
看著客戶滿足的樣子,張安鳳很輕松地又把那塊剩余的料子拿出來,遞給客戶。客戶有些搞不懂她的意思:“這是什么?這是哪里的一塊,我沒有這個東西啊!”
張安鳳平和地說:“這個是這塊料子上面省下來的,如果想辦法把它利用得好,它還能夠做一件好的作品。”
客戶一聽這話,非常驚訝,非常感動地說:“我也在別人那里做過很多東西,但是從來沒人給過我什么,連一點渣子都沒給我!”從那以后,這個昆明的客戶不僅接連跟她做生意,而且還介紹了不少朋友給張安鳳。舍了20萬,卻換回了幾個朋友和源源不斷的生意!
在光芒四射的寶石的誘惑面前,張安鳳選擇了良心,這也許就是一沒文化二沒資本的張安鳳,卻能將生意做得那么大的原因所在吧。
因為欲望,人最容易在看到財富時失去平衡。古人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當在財富面前拿不定主意時,不妨問一問良心,經得住良心拷問的財富,才賺得平安,賺得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