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與陷阱-人生
贊美,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但青年人應該明白,在你們出生之前,這個世界已經非常復雜、非常詭異、非常精彩地存在了很久很久。
在人生諸多重大陷阱中,哪一個階段的陷阱最大、最險、最關鍵及長遠、最難以彌補?
青年時代。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聽到的,都是對青年時代的贊美,什么朝氣蓬勃、意氣風發、風華正茂、英姿颯爽……
我認為,這事在中國有特殊的文化原因。中國傳統文化立足于“家族傳代倫理”,表面上十分講究孝道,但立即又跟上一個最重大的闡釋:“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就是說,孝道的終點是傳宗接代。家族與家族之間的比較、紛爭、嫉妒、報復,都與子孫的狀態有關。祖業的榮衰存廢,也都投注給了青年。因此,贊美青年,也等于贊美整個家族、全部祖業。贊美祖輩大多是口頭上的,而贊美青年卻貫穿在全部眼神、笑容和夢囈之間。
比較可以原諒的,是一些老人。他們以贊美青年時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已逝青春的懷念,或者說,以失落者的身份追尋失落前的夢幻。
老人贊美青年時代,大多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斷言青年時代有“無限的可能性”。其實,那是因為后悔自己當初的錯誤選擇,就把記憶拉回到那個尚未選擇定當、還有其他可能性的時代。但是,青年人常常讀錯,以為“無限的可能性”會一直跟隨自己,一一變成現實。
其實我們應該誠實地告訴青年人,所有的可能性落在一個具體人物的具體時間、具體場合,會立即變成窄路一條。錯選了一種可能性,也就立即失去了其他可能性。當然,今后還能重選,但在重重疊疊的社會關系和職業競爭中,那是千難萬難的。絕大多數青年人,會把那條窄路走下去,或者更換一條窄路,走得很辛苦。
正是在青年時代,鎖定了自己的人生格局。由于鎖定之時視野不夠、知識不夠、等級不夠、對比不夠、體會不夠、經驗不夠,因此多數鎖定都是錯位。此后還有可能改變錯位,但要付出驚人的代價,因此很多人常常延續錯位,最多只是爭取不要錯得過于離譜罷了。
本來這是嚴酷的事實,應該引導青年人冷靜認識、逐步接受;并且告訴他們,在很難改變境遇的情況下,應該在青年時代好好地陶冶品德、鍛鑄人格,由此來提高一生的精神等級。今后即使過得艱難,也會是不一樣的人生。但是,世間對青年的贊美習慣,沖擊了這一切。
這情景就像一個鍛鑄場。火爐早已燃起,鑄體已經燒紅,正準備掄錘塑型,誰料突然山洪暴發,場內場外都涌來大量水潮。火爐熄滅了,鑄體冷卻了。被渾水一泡,被泥污一裹,它們再也不能成材。
是的,我們很少看到青年在進行著嚴格的品格鍛鑄。經常見到的,是他們在種種贊美和寵溺中成了一群“成天興奮不已的無頭蒼蠅”,東沖西撞、高談闊論、指手畫腳,又渾渾噩噩、不知省悟。他們的人生前途,不言而喻。
青年人應該明白,在你們出生之前,這個世界已經非常復雜、非常詭異、非常精彩地存在了很久很久,你們還沒有摸到它的邊。不要說真理之門了,就是懂事之門,離你們也還非常遙遠。請不要高聲喧嘩,也不要拳打腳踢。因為這在你們以后的長途上,都會成為穩定的模式、永恒的恥辱、公眾的記憶,想抹,也抹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