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30年的養老計劃-社會
1
兩年前,媽病了,在病榻上拉著我的手直流淚:“你以后怎么辦?連個伴也沒有,小磊情況也不好,媽死了都不能瞑目。”
我心酸得整夜未眠。離異3年,我與媽、兒子小磊相依為命。媽為我的未來擔心,我何嘗沒有糾結過。我在私營小企業工作,雖說交了養老金,但退休工資不會高。小磊現在10歲,小時候高燒導致聽力障礙。我是獨生女,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媽有退休金,能留給我一套房子,但畢竟70歲了,還能陪我多少年?
若干年后,等我老了,日子怎么過?找個伴兒,似乎是解決養老難題的最佳選擇。同事馮姐非常熱心,積極幫我介紹男朋友。我和馮姐關系很鐵,除了性格合得來,還有一個共同點:老無所依。馮姐結過3次婚,都沒生育,無兒無女。
可惜,馮姐給我介紹的人。我幾乎都沒看上。好容易看上眼的,人家知道小磊的情況后,打了退堂鼓。
媽很著急:“你快40了,再往后就只能找老頭兒了。”我知道自己在貶值,但是真不想將就婚姻。
2
有幾日,馮姐生病住院,一直是我在照顧她,醫生護士都以為我是她的親妹妹。其實,我是從她身上看到了自己。
出院后,馮姐像變了個人,突然精神煥發,給自己制訂了一大堆健身、養生計劃。她說:“這是我提前30年的養老計劃。”在她的鼓動下,我也加入了健身隊伍。近40的人了,再不健身就晚了,好身體才是生活的本錢。也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真有奇效,那年冬天,我連感冒都沒得。
那天,公司組織員工去敬老院做義工,老人們的生活讓我大開眼界。兩人一間房,有食堂、有醫護,老人們一起打牌曬太陽,據說還有黃昏戀結婚的。我對馮姐大發感慨:“以后我們就住敬老院吧。”馮姐一撇嘴:“這是有錢人的地方,每月3600,你付得起嗎?等你癱到床上,還不止這個數。”我的心頓時涼了半截。養老真是個大問題!我不到40歲已經在擔心了。若小磊不依靠我,我未來的養老金還是足夠進敬老院的,但愿小磊能自食其力,不要等我頭發白了還要操心他。
回程的公交車上,一個50多歲的女人上了車,我立刻站起來讓座。對方還不算老,還不到有人讓座的年紀,但我那天不知怎么了,突然對所有上了年紀的人深表同情。
回到家,媽在忙碌晚飯。她的腿腳還靈活,身體不錯,給我做飯、接送孩子。我看著她微駝的背影,心酸了好久。
第二天是星期天,我硬拉著媽去吃昂貴的自助餐。媽死活不去:“那么貴的東西,夠我們3個一周的伙食費了。”但我有我的想法:媽老了,不定哪天會離我而去,我要抓緊時間愛護她,莫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我相信身教重于言傳,兒子長大后也會孝敬我的。
3
同事建議馮姐抱養個孩子,以便老有所依。馮姐一擺手:“單身女人不好抱養,何況我也不想去操那個心了,萬一養個白眼狼咋辦。”
我為馮姐感到心酸,她表面瀟灑,其實心里挺凄涼的。我的老母雖老、兒子雖聾,但起碼我有兩位親人,馮姐卻一無所有。我記得她有一次喝醉了,哭著告訴我,她和第一個男朋友有過孩子,流產后再也沒有生育過。馮姐是個可憐不幸的女人。
如今的馮姐熱衷于健身養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把自己“提前30年的養老計劃”做得更加詳盡。無親無故的她在為未來做打算,身為女兒和母親的我更不能落后。體檢這事以前我從沒放在心上過,每年都把體檢單轉給母親讓她去。受到馮姐的影響,我才開始重視自己的健康狀況,從沒像現在這樣怕死過。
春節后,經人介紹,我結識了一個男人,比我小4歲,人長得一般,做鐵藝的。起初我沒看上他,他明白我的意思,還是送了親手做的藝術品給我。我被他的誠懇和心靈手巧所打動。
媽不太同意,說:“應該找個年紀大的,會疼人。”我告訴她:“會不會疼人和性格有關,與年紀無關,何況女人本來就比男人長壽,女大男小才好白頭偕老。”
我把男朋友介紹給公司同事時,馮姐表示祝福,眼神中卻透著感傷。我有了伴侶,但不會忘記馮姐這位姐妹。我和馮姐相約:老了進同一家敬老院,永不相棄。
其實,養老問題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與其消極面對,不如積極計劃。我要和馮姐一起努力,完成我們“提前30年的養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