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混濁當高深-人生
宋真宗時,晏殊與進士千余人并試殿上。復試詩、賦、論時,晏殊說:“臣嘗私習此賦,請試他題。”有一年,宋真宗批準臣僚們到各地覽勝,唯獨晏殊蹲在家里讀書。宋真宗以為他不去游山玩水,是珍惜光陰、虔敬學問,便選他輔佐太子。但晏殊沒有順桿上爬,而是老實告訴皇上:只是手頭緊才沒有去。或云晏殊不夠世故老成,豈知宋真宗就是欣賞晏殊的“傻氣”——實誠真純,對他倍加褒獎重用。
純凈的心,如池塘蓮藕,即便身在污泥中,其所求的仍是那種至純至凈的人生。他們如一湖秋水,清澈見底,其實深不可測。像晏殊一類的人,雖然簡單卻非幼稚,自信和成熟深藏于心,仿若一輪太陽,照耀著靈魂,在媚俗的濁流中堅持著清高雅致的品性。與他們打交道就如感受春日清風、冬日暖陽,使人信賴踏實,亦讓人心曠神怡、寧靜致遠。
然而,世上不乏精于方圓之道的人,以世故為得體、以因襲為老成、以推諉為明哲;偏信厚黑之學的人,逢人只說三分話,信奉“報喜吃甜頭,報憂吃苦頭,模棱兩可有混頭”,遇人遇事善于算計,把簡單的工作關系搞得很神秘,把正常的人際關系弄得很復雜。還有的人做了官后,人前拿腔作調,“城府”很深,人后八面玲瓏,挖空心思編織關系網。這種為人處世的庸俗哲學,雖如污泥濁水,但在一些人那里很有市場。
對這類把事情有意復雜化、處世故作高深之輩,有作家一針見血:復雜常常使人望而生畏,很多種因素混合在一起,叫人摸不著底細。正如池塘之水,因其混濁,讓人以為深不可測,實則很淺。以混濁為高深,終難掩其淺陋。在混濁中隨波逐流而不能自守,亦必如田螺般沾染污濁。
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處理,是愚笨的;而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是聰慧的。一位哲人講:“心思復雜了,人就不簡單了;心里簡單了,人也就純凈了。”自己復雜而混濁,事情也會變得復雜混濁;自己簡單純凈一些,做人做事也就直接快捷得多。我們應當把頭腦變得像世界一樣大,而不要讓世界變得像頭腦一樣小。
生而在世,為人處世,還是純凈一些為好。不讓自己的心靈負重,我們就會充分領略到,人生,純凈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