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勇氣的人需要刺激-人生
1999年6月,離高考還有一個月時間,我離開學校到礦上頂了父親的班。因我考大學無望,除了看小說外,數理化成績一塌糊涂。父親也不抱希望,所以他干脆早點從礦上退下來,讓我頂班,也算解決了我的工作問題。
就這樣,我的生活軌跡沿著父親的路開始了。如果沒有意外,工作三四年后我會找個女人結婚生子過日子,像許多礦工的子女一樣。
我的工作內容簡單枯燥,在一個黑黑的小房間里,通過窗口為礦工們發放勞動工具:礦燈、皮靴、鏟、炸藥等。這工作孤獨,遠離人群,但很多人羨慕,因為相比那些下礦井的工人來說安全、輕松。
把工人們的東西發放完后,我就閑下來了。這時我可以用礦燈照著看書。每天上班前,我都會準備好要看的書和本子,用它們來打發寂寞。但我極不甘心自己在礦山里這樣呆一輩子。父親的生活給了我許多陰影,他工作之余就是和礦工們喝酒。礦山里許多人迷戀賭博喝酒,因為這兩樣東西可以暫時麻醉神經,忘掉礦井下那些沉重的體力勞作。在我沒有找到更好的出路之前,我必須找到一個能抵抗這個世俗環境的東西,讓自己在精神世界上遠離他們,看書、寫字成了我唯一的精神支柱。
我心里存有一線僥幸,希望通過寫作走上未來光明的道路。雖然我資質平庸,但它代表了我對生活的全部夢想和渴望。我也向往外面的世界,但我不敢貿然辭職,工作是用砝碼換來的,父親那么早退休的意圖就是想讓我有一份衣食無慮的保障。
在這樣的礦上我的言行顯得和這里的氛圍格格不入。還好,和我一樣熱愛寫作,幻想用寫作來改變命運的還有我的高中同學潘江。我們同病相憐,功課一塌糊涂,都是頂父親的班在礦井里混口飯吃的子弟。
我倆常常一起到山上閱讀,在樹陰下,在山岡上,在黑漆漆的礦洞邊……精神貧瘠的礦山,看書、寫作是兩個少年全部的夢想。潘江需要下井,他常常一身黑黑的只露出兩只眼睛和一口白牙,笑呵呵地從礦井出來,約我去礦井后的山坡上看書。他太渴望通過寫作改變自己,他不止一次告訴我他討厭眼下的生活,討厭每天下礦井和里面的黑暗,他說他要經過無數的磨難后寫出鴻篇巨作,沖出一片精彩的人生。我并沒有他那樣狂熱,也許是我不用下礦井的緣故,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比他少。大多時候,我看書是用來排遣孤獨。
2003年8月的一個早晨,和往常一樣,我穿著結滿汗堿的工裝,走進那間幽暗的小房子,把各種工具分發完后,我開始靜靜地看書。沒想到這時礦井下幾十米的潘江已經和死神狹路相逢。
這幾年礦山效益好,不斷開發新礦井,潘江那天正好負責挖掘一小堆礦石去化驗純度。我并不知道礦井下到底發生了什么,只聽到一聲悶響后,新開的礦井沸騰了。所有人都趕往發生礦難的洞口,組織救援。
我守在洞口一直沒有離開,救援持續了40多個小時。礦友把潘江從井下挖掘出來時,他的兩條腿和他的身體已經被炸得幾乎一分為二。我呆住了,大腦一片空白。命運在這一天讓潘江停止了呼吸,剝奪了他美麗的夢想,他才21歲。在礦山的那些年里,我見過、聽過無數人的死亡,但這一次忽然覺得心如死灰。
2003年,潘江短暫的一生永遠消失了。那天清晨,我產生了強烈的恐懼,我甚至沒有勇氣走到潘江的遺體邊。參加完潘江葬禮的三天后,我不顧父親的強烈反對,辭掉了他苦心讓我頂替的這份工作。
我在那兒工作了四年。工作輕松,報酬相對不錯,令人羨慕,但我決心告別它。我不知道某天死亡會不會突然降臨到自己頭上,我更不知道潘江離開后,誰還能和我一起看書,誰還能給我精神上的慰藉。
一個人的死亡刺激并改變了另一個人的人生。這些年里,我從一個小小的文員做到擁有自己的文化公司,我最慶幸的不是自己物質方面的改變,而是我的精神日益豐盈。直到現在,我仍經常想起潘江。如果不是因為潘江的離去,我大概會一直在礦山待下去,結婚生子,開始父輩們的循環。
對于缺乏勇氣的人是需要刺激的,但是對于我來說,用生命換來的刺激實在太過沉重。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只有抓住那深沉黑暗后面的陽光,猛然醒悟,才能直面殘酷,并且日益驅散濃稠黑暗,將刺骨嚴冬涅槃到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