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曾無用,所有的經歷都價值連城-人生
糟糕的日子尚有陽光
高中的時候,我整日不開心,不喜歡自己的成績,也不喜歡自己。灰暗彌漫整個高中時代,在步入大學的一刻終于煙消云散。盡管如此,即便是粉碎自信心的四年,但對我來說,依然有著非凡的意義。
從時間上來說,因為復讀一年,讓我遇到了現在的愛人以及閨密;從心理上來說,在尚不成熟的青春期經歷過這樣的挫折,以后的壓力都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從個人能力上來說,我確實養成了一些良好的習慣,比如閱讀,越壓抑的環境,人越容易愛上閱讀;從眼界上來說,我有一群高中時代同窗戰斗的同學,如今在各自的領域里成績斐然,很牛的同學出現在朋友圈里,就是提醒自己永遠可以更加出色……
我確實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高中時被磨碎的自信。但自信不就是在不停打碎再不停重建的過程中越來越堅實,越來越強大嗎?如果人的一生注定要經歷一些挫折,那倒不如來得早一些。
輕松的日子亦有意義
大學四年是最輕松的時光。有興趣的課聽講,沒興趣的課帶本喜歡的書去看;課余時間談戀愛,或者和舍友一起去逛街;周末時做做兼職,長假期間就用打工掙來的錢去旅行……
很多人說大學時間全都浪費了,我最不喜歡這樣的說法。就像你知道這個餅是甜的,但還是吧唧吧唧把它吃完了,然后一抹嘴說,吃甜的對牙齒不好!這不是過河拆橋嗎?
我至今認為我的大學時光是完美的。跳過舞、練過瑜伽,在籃球場邊為自己喜歡的男生加過油,談了一場綿延至今的戀愛,有一群同進同出的閨密,飽覽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拿過獎也翹過課。雖然學業并不出色,但也不曾掛科;雖然兼職并不多,但一些公司也在畢業時遞來橄欖枝。
生活本身就是意義。這樣無憂無慮的時光,錯過這個年紀便再也沒機會重來了。奶茶店里傳出的笑聲,路燈下并肩牽手的身影,教室里占座的書包……這些片段如同姑娘所珍愛的物件一般,看上去沒用,但有和沒有就是不一樣!氣質不一樣。
中規中矩的日子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很多人覺得,如果我早就打定了出國闖蕩的主意,就不用在體制內工作兩三年。
人生,沒有那么多“早知道”。三五年以后的事情是很難規劃的。一方面,人始終在成長,價值體系不斷重建,視野每時每刻都在拓寬,人都在變化,無論主觀上是否愿意;另一方面,環境在變化,時代在發展,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也許我們可以刻意活成曾經的自己,但是環境不會停留在曾經。
人生道路,我們不可能算計得如此精明。往往越想算計,越容易失去。人生大事還是要跟著感覺走,過多的功利心,會讓我們聽不見內心的聲音。
我依然堅信,所有的經歷都價值連城。因為我知道,即便無用,這些時光也不可能重新來一遍。所有歲月都有得失,只要我們愿意總結,都會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