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緊-文苑
在文學世界,錢鐘書是一個聲名顯赫的巨人;可在生活中,他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依賴者。楊絳與他母子式的婚姻,向來鮮為人知。
在家里,錢鐘書的自理能力很差,很多事情都是楊絳做主維持的。而楊絳甘于犧牲自己的才學、時間、精力,成就錢鐘書的治學和創作。對于癡氣十足的錢鐘書,她體貼關愛,攬下生活里的一切擔子。錢鐘書有著孩子般的童心,常常把家中的物品弄壞。比如在英國留學的時候,錢鐘書和楊絳迎來了女兒錢媛的到來。楊絳住院期間,錢鐘書一個人在家里。他去看望妻子的時候,耷拉著腦袋,說:“我犯錯誤了,我把墨水瓶打翻了,染了房東的桌布。”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是墨水!”錢鐘書又強調了一遍。“墨水也能洗得掉。”楊絳的肯定,讓錢鐘書放心地回家了。
下次來,錢鐘書愁容滿面,說:“我又犯錯誤了,我把臺燈摔壞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隔天他又來,怯生生地說:“我把門軸弄壞了,門關不上了。”楊絳看著他那樣子,笑了,說:“不要緊,我會修。”
一般的女人都喜歡自己像個孩子一樣,被丈夫寵著,希望家里的什么事都有丈夫撐著,尤其是修理東西這樣的事情,但是錢鐘書他們家角色是倒置的。換了別人,可能會抱怨錢鐘書不歷事、愚笨無能,但是楊絳卻是會心地一笑,從而生出更多的鐘愛、包容,像母親對待兒子一樣。
其實楊絳也是大家小姐,也什么都不會,她煎蝦的時候會被抽搐的蝦嚇得亂叫,對錢鐘書說:“它痛得直抽,咱別吃了吧。”錢鐘書撒嬌地說:“不,我想吃,它不會像你感覺那么痛的。”于是,楊絳也就把蝦燒了。作為煮婦,楊絳經常滿臉涂鴉地走出廚房,但是在辛苦中,她學會了生存、保護愛人的勇氣和力量。
楊絳的“不要緊”讓錢鐘書過得踏實、信任。有一次錢鐘書臉上長了一個疔,經過一個英國護士的輔導,楊絳學會了熱敷,每隔幾個小時,她就給錢鐘書做一次熱敷,安慰錢鐘書說:“不要緊,我會給你治好。”果然沒幾天,錢鐘書就好了,而且沒留一點疤痕。
就這樣,楊絳的“不要緊”伴隨了錢鐘書一生。錢鐘書對“不要緊”這三個字深信不疑,備感溫暖。錢鐘書的母親夸楊絳:“筆桿搖得,鍋鏟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鐘書真是癡人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