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談幸福-生活
1
半人
“仁”即是指人有二個,心中要有另外一個人的存在,才是“人”。
不鬧情緒、不冤枉人、不欺侮人,能包容人、尊重人、服務人,才像個人,千萬不要做“半人”。
2
有用的人
會做事的人,一人可抵十人用;不會做事的人,十個人也做不好一件事,主動、積極、用心、全力以赴,才是做事的態度。
3
留些余地
一幅畫,一定要留白,才是好畫;印書,天地左右留白,才容易讀。
蓋房子時留些地給陽光、空氣、庭園,才能增加生活的品質。
一般雕刻家在開始塑造人物時,總是鼻子大、眼睛小。因為大鼻子可以變小,小眼睛可以放大,這是雕刻的秘訣。比喻在事物方面,難免都有估計錯誤的時候,太過于刻板的嚴密計劃,會導致大錯的根源,凡事還是要預留“修正”的空間,尤其在待人接物時。
話不要說滿,事留有余地,才有回轉的空間。
4
名利枷鎖
人生,往往因為想不開、看不破,所以煩惱重重。
一間房子,沒有門出去,長久關閉在里面,怎么會快樂呢?好名,被名枷給捆綁;好利,被利鎖給縛住;陷在自私的感情里,就會被愛所執;甚至,一句是非也能左右我們。枷鎖能束縛人,主要是當事者不肯放下,甚至還以金枷銀枷驕人呢!
有的人,對金錢放不下,做了金錢的奴隸;對物質放不下,做了物質的囚徒。
有的人為了守住一棟房子,養了一只寵物,不肯出外旅行;有的人為了盡孝守墓,荒廢了多少年輕的歲月?
被圈圈圈住,被框框框住,所謂“坐井觀天”,哪里能看到廣大無邊的天地呢?沒有豁達的心情,沒有豁達的觀念,想要獲得快樂,實在難矣!
人要學著能夠“擁有”,也能“空無”,在功名富貴、窮通得失之間,都不忘自在,這就是豁達的人生。
5
放下身段
處境愈順遂的人,一旦不如意的時候,他就愈放不下。在感情、事業上受了挫折,在金錢、名譽上受了損失,乃至學生考試失利了,競賽落敗了,他們就覺得前途艱難,嚴重者甚至興起了自殺的念頭。
面對起起落落的人生,有一句名言:放下身段!因為世間終究是“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能夠放下身段,才能“放得下、提得起”。即如清朝的宣統皇帝,原為九五之尊,但是到了最后卻在北京的中山公園做一名清潔工。如果他不能放下身段,又怎么生存于世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