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fù)雜的優(yōu)雅-社會
暑假期間,常看到人們舉家出游,曬著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照片。這讓我再次想起戶外行還不普及的很多年前,那些驢行的先驅(qū)們。在這些先驅(qū)里面,有一女性,堪稱女驢友的祖師奶奶,她就是林徽因。
人們說到林徽因,似乎總把她描述成一個柔弱甚至矯情的女性,大概因為她纖瘦的身材。人們傳說她的戀愛故事甚于她的其他成就。
估計林徽因本人很不認可這些固定認知。作為一名建筑學(xué)家,她愿意像男人一樣走在考察古建的路上,不懼艱辛、骯臟和危險,在當時的中國知識女性中,有此等行為的較罕有。
看資料的時候,對于林徽因在考察古建筑路上的具體細節(jié),總很佩服。比如1937年夏天,他們考察佛光寺的情形,就堪稱驚心動魄。
那個夏天,梁思成、林徽因一行四人,第三次前往山西考察。之前他們經(jīng)歷了很多次古建考察,在軍閥兵戈之爭未息、兵來匪往的中國北方郊野中,他們自帶鋪蓋卷、測量儀、伸縮桿等。雖然每次的考察都有不小的收獲,但由于當時的一個說法——“要看唐構(gòu)要去日本,中國已經(jīng)沒有唐代建筑”,讓他們很不甘心,他們想在中國大地上再尋找唐代建筑。
他們帶著《敦煌石窟圖錄》中的線索,騎馱騾入山,在陡峻的路上足足走了兩天,才到達臺外的豆村。
剛到達的佛光寺是什么樣的?剛到達時是黃昏,梁思成在筆記中說,夕陽余暉中,佛光寺閃著迷人的光亮。但這是他加了感情之后的描述,事實上,當時的佛光寺,非常昏暗和殘破。
資料上說,當時這座殿梁架上有空閣,上面積存的塵土有幾寸厚,踩上去像棉花一樣。檁條已被千百只蝙蝠盤踞,無法驅(qū)除。照相的時候,蝙蝠驚飛,穢氣難耐,而木材中又有千千萬萬的臭蟲。
他們看不清脊檁上有無題字,幾天摸索后才看見殿內(nèi)梁底隱約有墨跡,他們請寺僧入村去募工搭架,卻又等不及,他們把布單撕開浸水互相傳遞,一共三天時間,才讀完題字原文,證明佛光寺建于唐代大中年間,公元857年。
林徽因和營造學(xué)社成員一起,整理了兩百多組分布于各地的建筑群。路上的各種片段,如今讀起來細思恐極。
比如,在1933年9月站在大同的火車站,林徽因和她幾個同行伙伴很茫然,車站的廣場上還有很多駝幫,氣味熏得人難受,他們走遍了大同的大街小巷都找不到可以住下的車馬大店。
發(fā)現(xiàn)佛光寺的幾天后,當他們騎騾子到了代縣“有報”的地方,才知道,就在他們沉醉在發(fā)現(xiàn)佛光寺的喜悅中時,“七七事變”爆發(fā)了。
接下來是流亡。北平淪陷后,林徽因一家輾轉(zhuǎn)到長沙,隨后又向昆明轉(zhuǎn)移,路過晃縣時,林徽因肺病暴發(fā)。他們把鋪蓋卷直接放在大街上,兩個孩子和外婆坐在上面,梁思成和發(fā)燒的林徽因去找旅館,整個小城的旅館都住滿了人。
這個場景細想起來都很可怕,但是梁思成似乎自帶浪漫。
他突然聽到一陣優(yōu)美的小提琴聲音,便循聲而去。就這樣,梁思成認識了一幫前往昆明航空學(xué)院的小學(xué)員,當晚他們?yōu)樘与y中的梁家擠出一塊棲身之地。
39天跋涉后終于從長沙抵達昆明。但這場跋涉只是個開頭,從此林徽因的生命就在沒完沒了的顛沛貧病中流離。
正是在這些艱辛的跋涉和流亡的過程中,林徽因體現(xiàn)了比客廳里的她更大的魅力,一種更復(fù)雜的優(yōu)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