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民間謎語
隨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民俗學的發端和對風俗習慣、口承文學、傳統技藝、生活文化的研究發展,民間謎語受到關注。民國時期搜集整理民間謎語成為謎學中的一個小熱點。尤其是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出版的民間謎語書與文義燈謎書已平分秋色。其中,有《廣州謎語(第一集)》《河南謎語》《寧波謎語》《民間謎語全集》等一批很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民間謎語書出版。
我國自先秦以來,謎語就在民間流傳而極少記載于文籍,民國時期搜集的民間謎語,是對有史以來謎語的匯集,同時也對民間謎語進行歸類整理研究。
民國時期對民間謎語的分類,多家進行了闡述和歸納。1928年出版的劉萬章編《廣州謎語(第一集)》之鐘敬文序中談了對民間謎語分類的意見,鐘敬文根據當時所能見到的材料,將中國民間流行謎語的形式分為賦敘體、詰難體、聯系體三類。
賦敘體為最普通的一種形式,可以說是“籠紗格”的詠物詩。例如:
十個兄弟結個社,頭上各頂一片瓦;小事分作兩家做,大事齊心也不怕。——手
詰難體本是山歌的一種,而考其一問一答的情態,實是謎語的一種,我國江蘇、廣東、云南等東南各省民間很為盛行。江蘇流行之謎例如:
啥人數得清天上星?啥人數得清鱖魚鱗?啥人數得清江里浪?啥人數得清世上人?——唱。
太白金星數得清天上星。姜太公數得清鱖魚鱗。河白水三官數得清江里浪。閻羅王數得清世上人。——答。
聯系體是年齡小的孩子說著玩的,材料并不多。例如:
A紅桃盤,綠鑲邊,誰猜著?——是個活神仙。
B是個虹。
A四頭朝上?
B蜂窩。
A大羅陀?
B葡萄。
A兩手拉著?
B風響。(風箱也)
A水里光當?
B梢。(木桶也)
A拱著腰?
B蝦米。
A泥鰍?
B你秋我不秋。
1929年出版的白啟明編《河南謎語》,將所匯編的物類謎語分為“有生”和“無生”兩大類。“有生”下分動物(人、獸、禽、水族、蟲)和植物(谷屬、蔬屬、花木、果屬)兩個子項;“無生”下分自然(天象、地理)、構造(消費之食品、用品,使用之居處、什物等)兩個子項。
1932年出版的朱雨尊編《民間謎語全集》,號稱“破天荒的第一部集大成的謎語”,輯謎語2246條。所輯謎語按內容分為(甲)物謎和(乙)字謎兩大類,物謎包括人物、生物狀態、自然現象、動物(附動物建造品)、植物、礦物、服飾、食品、建筑(附建筑用品)、文件、農業用具、工業用具、商業用具、交通用具、娛樂用具(附娛樂事項)、家用品(附日常生活)、嗜好品、迷信品、特殊品等20類,字謎包括一字謎、二字謎、三字謎、四字謎等4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