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祖國名句
《楚辭》是偉大詩人屈原和其弟子宋玉的詩歌總集,詩中反復陳述詩人政治主張和對理想的追求、祖國的熱愛。《楚辭》中最著名的作品為《離騷》,是屈原代表作,亦是是我國古典文學中一首最長的詩歌,全詩共373句,2490字,表達了大詩人屈原的浪漫主義精神。
一、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出自先秦·屈原《楚辭·九歌·湘夫人》。裊裊,微風吹拂的樣子。兮,句中語氣助詞,相當于“啊”。波,此作動詞用,波浪涌起。木葉,樹葉。詩句描寫秋風陣陣,秋葉飄零,洞庭湖水波蕩漾的秋日之景。
二、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出自先秦·屈原《楚辭·離騷》。落英,落花。木蘭墜露滴滴香,早上飲了當早餐;秋菊之花落紛紛,拾掇花瓣為晚飯。這是屈原以飲露餐菊暗喻自己清高不同流俗的人格人品。一個孤芳自賞、獨立不羈的清流者形象頓時躍然紙上,讓人覺得又高潔、又孤寂。
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出自先秦·屈原《楚辭·漁父》。滄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的水濁,可以洗我的腳。
四、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出自先秦·屈原《楚辭·離騷》。太息:嘆息。我掩面垂淚而長嘆,哀嘆人民的生計是如此的艱難。這句話是屈原在被流放途中所寫,抒發了詩人的悲憤之情,表達了對廣大人民悲慘遭遇的哀傷。
五、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出自先秦·屈原《楚辭·離騷》。曼曼:即漫漫,遙遠。修:長。人生道路是如此的艱難漫長,為了實現遠大的理想,我將上下努力的去追求,探索。
六、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出自先秦·屈原《楚辭·九章》。首丘:狐貍死的時候,會將自己的頭部朝向他洞穴所在的山丘。鳥兒出外飛翔覓食,每次都要返回原來的樹林。狐貍不管死在何處,一定把頭朝著它的洞穴所在的山丘。這兩句比喻人都會懷念故鄉,表達屈原的思鄉之情。
七、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出自先秦·屈原《楚辭·離騷》。羲和:神話中太陽神的駕車者。弭:緩行,停止。我要使得羲和放下他手中的鞭子,希望太陽不要墜入崦嵫山。這兩句表達了屈原對時光飛逝的一種緊迫感。
八、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出自先秦·屈原《楚辭·九歌》。人生沒有什么比生死別離更讓人悲傷的了,也沒有比交到新的知己更使人高興的事情了。
九、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出自先秦·屈原《楚辭·涉江》。我不會改變我自己的心志,去和世俗同流合污,我寧愿悲愁困苦窮困了此一生。
十、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出自先秦·屈原《楚辭·漁父》。世人都被污染,唯獨我一人清凈。眾人都已醉倒,唯獨我一人清醒。
魯迅先生的名句你記得多少
魯迅妙語名言
【第1句】: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第2句】: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第3句】: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4句】:哪里有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
【第5句】: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第6句】: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第7句】: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
【第8句】: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第9句】:人類總不會寂寞,因為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
【第10句】: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第11句】: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第12句】: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第13句】:時間就是性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
【第14句】: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
?
【第15句】: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第16句】: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第17句】: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于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第18句】: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第19句】: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第20句】: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第21句】:懷疑并不是缺點。總是疑,而并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第22句】:糾纏如毒蛇,執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頹廢的快。
【第23句】: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第24句】: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第25句】:明言著輕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第26句】:唯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第27句】: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
【第28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第29句】: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第30句】: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
【第31句】: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第32句】: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第33句】: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第34句】: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第35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第36句】: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第37句】: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第38句】: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第39句】:中國雖發明火藥,卻只會用來放煙花炮竹;發明羅盤,也是用來看風水。
【第40句】: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后……
【第41句】:我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第42句】: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
【第43句】:以人為鑒,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夠反省的妙法。
【第44句】:友誼是兩顆心的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名句求對:東風夜放花千樹。(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南暖日擺桃萬棵。西涼月影飄百葉,北寒時出香十村。
有哪些解釋“愛”的含義的名句
恨到極處,愛到極點。
還記得愛情公寓中每個人的經典名句嗎
這個問題必須回答。
曾小賢: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賢。
胡一菲:原諒他是上帝的事情,我的任務是送他去見上帝。“彈一閃”。
美嘉:我一口鹽汽水噴死你。
子喬:“呂氏春秋,我寫的春秋我做主”;我們的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關谷:我分分鐘切腹自盡。
唐悠悠:唐氏表演法則一:不要把話語權讓給你的對手。你必須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臺詞,戲是搶來的。唐氏表演法則二:永遠不要讓觀眾猜到劇情的發展。唐氏表演法則三:給故事營造一個豐滿的背景,最好涉及兩代人的恩怨。
張偉:張益達、律政先鋒、張偉是混蛋、snake等。
大家還記得哪些經典語錄,一起回憶回憶唄。
在喜歡韓娛和熱愛祖國的問題上我該怎么選擇
你要分清楚你是為什么喜歡韓娛,你的出發點是什么。很多東西是國內沒有或者是質量不好我們才會去喜歡國外的東西,這和有些人所說的崇洋媚外還是不一樣的。就單純的用電視劇電影舉例子,韓國的影視劇向來是很“敢拍”的,很多嚴肅敏感的社會問題都會呈現在影視劇作品中,引發人的思考乃至影響社會的運動。(例如《熔爐》這部電影直接促成的“熔爐法”)很多電視劇題材新穎,創意十足,再加上演員精湛的演技,好的作品自然會得到大家的喜愛,反觀國內這幾年的作品,能夠拿得出手的作品并沒有很多,當然,好的作品也是有的。只是想說,優秀的東西,我們自然有去喜愛的權利。這本身也用不著去和愛國這么高度的事情聯系在一起。
關于愛情在古詩詞中有哪些名句
愛情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從古至今款款柔情,惹起多少詩情愁怨。關于愛情的詩詞作品更是浩如煙海,或柔情,或哀婉,或浪漫纏綿。下面是本人喜愛的幾句詩詞,一點淺見,望與君分享。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此句出自宋朝晏殊名篇《浣溪沙》。此詞抒寫悼惜春殘花落,好景不長的愁懷,又暗寓相思離別之情。語意十分蘊藉含蓄,通篇無一字表現思情別緒。
詞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一聯工巧而流麗,風韻天成,向稱千古名句。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此句出自宋朝陸游《沈園二首》。
陸游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與發妻唐婉的愛情悲劇。此詩乃陸游晚年觸情之作,此時距沈園邂逅唐氏已四十余年。憶往昔,繾綣之情絲毫不減,反而隨歲月之增而愈加深厚。
一闕《釵頭鳳》,千古傷心事,讓人唏噓不已。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此向出自唐末詩人張泌的《寄人》。
這是一首與情人別后的寄懷詩。詩人自己孤身一人,想念當年的伊人時,對著滿庭的月色而心生感嘆。作者怨伊人無情,魚沉雁杳,唯春月多情為自己的孤獨而照亮滿地落花。落花此處其實是自比,說出了心中的離愁傷感之情。
此詩創造的藝術形象,鮮明準確,而又含蓄深厚,通過對典型意義的景物描寫來表達自己深沉曲折的思想感情。不需更多語言,卻比作者自己直抒胸懷更有動人心弦的張力。
李白有哪些名句
李白的名句實在是太多,在此不一一枚舉,我最欣賞的一句氣勢恢宏、驚心動魄的就是: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謝謝!
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
“床前明月光”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名篇《靜夜思》,全詩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也沒有華麗精美的辭藻,只是用近似口語的話娓娓道來,描述了游子的思鄉之情,明白如話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問世千余年來,一直為人所喜愛。
正是因為這首詩明白如話,淺顯易懂,所以人們對其含義和解釋一直也沒有什么不同看法,《唐詩鑒賞辭典》中這樣解釋:
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
但后來有人提出疑義,唐代的門是完全封閉的,窗戶也很小,況且還貼有窗戶紙,月光不可能穿過照到屋里去,并且在室內也不會有霜的,這在道理上講不通。于是人們對詩中床的含義產生了疑問,“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究竟是指什么?
我查了一下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其中對“床”的解釋有三:【第1句】:坐臥的器具。意思和今天的床一致;【第2句】:安放器物的架子。類似今天的柜或者櫥;【第3句】:井上的圍欄。今天的床沒有這個含義。
對照床的這三個含義,我們發現第三種解釋與李白詩中的意境比較吻合。并且李白還有一首我們非常熟悉的詩歌,其中有這么幾句:“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據學者介紹,此詩中的“床”也是“井上圍欄”的意思。通過以上考證,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不是今天所說的臥榻,而是井上的圍欄。